梧州日報記者 蘇云燕
3月11日,市大氣辦在藍天保衛戰微信群發布了我市空氣質量一級預警的信息,市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余小堅和同事們馬不停蹄趕往工業園區檢查有關企業污染設施運行情況,檢查從21時持續到凌晨2點。 1996年7月至今,余小堅一直在市環保系統工作,負責環境違法行為查處、環境信訪處理等多方面工作,多年來,走遍了梧州大大小小的企業。 “24小時監察隊員隨時出現,環境執法監管工作力度和強度日益加強,環境執法要永遠帶著問號去檢查。”余小堅告訴記者,該支隊共有18名工作人員,每年受理投訴件近千起。近年來,隨著有關環保新法規的實施,余小堅和同事們除了常態化開展污染源“雙隨機”抽查、加大檢查力度,與環境違法人員作斗爭外,還要往返于各企業做好法律、法規宣傳,耐心地為企業講解,但有時仍會有企業不理解。余小堅時常早出晚歸,節假日忙碌已是常態,深夜前往企業夜檢更是家常便飯。 一疊執法文書、一個記錄本、一支強光手電、一把雨傘……這些是余小堅個人執法包的必需品。環境執法與應急處理往往連在一起,裝備要求隨時可調可用,打開執法車尾箱,可看到用于執法取證、應急處置、個人防護等近40種80多件裝備被分層分類存放著,余小堅和同事們在工作中堅持“微創新”,利用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精心設計執法車尾箱內部改造方案,執法車的車尾箱成了適應調查取證和應急處理的“百寶箱”。二十多年來,余小堅致力于環境監察工作,收獲過許多肯定,獲得過全國環境信訪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排污申報核定工作先進個人、全區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 “環境監察工作不是簡單的檢查就完了,還涉及到后續整改多個方面的問題,面對繁重工作,他在查處過程中,注重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待剛進入監察隊伍的人員,一方面給年輕人壓擔子,一方面注意傳授經驗做法。”市環保局法宣科科長邵力中說,余小堅的努力和成績,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熱愛這個崗位,看到群眾、企業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新一代年輕環境監察隊伍不斷成長,我感到很高興,綠水青山得到延續就是一種幸福。”余小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