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蔣亞平 眼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3月27日上午,在梧州學院東門對出路段,肖毅夫正在落實人手,開展綠化帶的綠化美化工作。 肖毅夫是富民街道黨工委書記,也是富民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富民片區棚戶區基礎設施破舊老化,人口居住密度大,房屋建設使用年限長、抗震等級低。在街道、社區日常工作中,肖毅夫經常接到居民對社區下水道堵塞、衛生狀況差等問題反映。扎根基層多年來,時刻縈繞在他心頭的就是如何改善社區環境,讓群眾住得舒心。 去年,為徹底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萬秀區政府對富民片區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范圍內房屋實施征收拆除。截至目前,富民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簽約率已超98%,不少棚改居民購買了新房,實現了安居夢。 在“安土重遷”的傳統背景下,一提到動遷,很多工作人員都會搖頭。在動遷過程中,肖毅夫帶領著動遷組,頂著“門難進、臉難看”的尷尬,逐一入戶為居民講解棚改政策。肖毅夫告訴記者:“動遷工作并不僅為了讓群眾在協議上簽字,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換位思考,為他們解疑釋惑,爭取合法權益,解決后顧之憂,才是棚改這一項惠民工程的初衷。” 為了讓棚改居民盡快簽約,爭取拿到最大獎勵,棚改動遷組對未簽約居民的情況進行分類,有針對地為他們分憂解難。在肖毅夫負責的動遷一組中,一宗房屋產權分配涉及的兄弟姐妹多達七人,肖毅夫與動遷組人員多次上門,對各個產權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耐心解釋,從法律、情理等層面進行分析,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最終促使棚改戶簽訂了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 為追蹤了解棚改戶生活狀況,今年春節前,肖毅夫還來到了棚改戶梁亞女家中回訪慰問。梁女士棚改前住在富民一路下沖巷一間陳舊的樓房,屬于生活條件困難戶,平時還要照顧患病的小女兒。每到下雨天,門前的小巷道泥濘濕滑,出入非常不便。在簽訂協議后,她在香樟園購置了一套電梯房。肖毅夫說:“梁女士對新居很滿意,看到棚改戶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就覺得加班加點工作都是值得的,為他們的幸福生活而奮斗,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目前,富民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有部分棚改居民陸續搬離舊居。肖毅夫又投入到聯系安置房源、服務好居民搬遷等工作中。他表示:“我們在棚改工作中號召黨員帶頭,把工作做到家。對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居民,我們加強與居民對接,聯系好相關公司,主動上門服務,有序高效推進富民片區棚改工作,著力改善城市環境,讓居民早日實現安居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