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姐寫梧州美食也有一段時間了,微信公眾號后臺收到了很多留言,既有食客對店家的肯定,也有一些吐槽的聲音,贊美各有不同,質疑的口吻卻出奇地一致:“你哋到底收了老板幾多廣告費啊,吹得咁落力?!” 
圖片來源網絡
你說好吃,我說不服,爭議性大的文章評論區經常是吵成了一鍋粥,但這正是梧州美食江湖建立的初衷:一個能讓商家與食客交流的平臺,一個能讓食客隨心所欲地說“好”和說“不好”的平臺。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有什么想要吐槽的,盡管砸來吧,刺猬姐還能承受得住。當然,也希望大家不要吝嗇你們的贊美! 扯了這么久,現在回歸正題。 今天這家店,純屬因為刺猬姐有位朋友一直在我耳邊不停地叨叨叨叨:“二橋頭有家粉店,他的粉湯有童年的感覺,只要一喝到他家的湯,就能想起我小時候拿著碗盆和糧票去打早餐的畫面!” 
圖片來源網絡 其嘮叨程度請參考《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的唐僧,所以我想做的事情與悟空想做的事情非常一致。 大哥,我們時代不一樣啊,在你的時代里,糧票是拿在手里用的;在我的時代里,糧票是放在博物館看的。

圖片來源網絡 到底是什么樣的店,能讓這位吃遍梧州的朋友如此“心水”?所以刺猬姐找到了這家店一探究竟。 在詳聊的過程中,刺猬姐心里的疑惑也越來越大:老板吳永穎從2012年才開始接手這家店,早上賣粉中午做小炒,到現在只做了7年。這家店不能算是一家老店,那老板做的湯底為何能戳中我朋友的記憶點呢? 
老板吳永穎在切菜 其實,吳永穎在餐飲業已經做了22年,1997年他初中畢業后,就入廚房做學徒,直到2004年開始正式拿鍋鏟上鍋,成了一名廚師,此后他在很多地方都工作過,例如東山羊莊、梧州大酒店對出的一帶飲食店等。 
瘦肉窩粉 吳永穎告訴刺猬姐,20世紀90年代是河東飲食行業的黃金時期,梧州大酒店對出的河堤一帶都是做飲食的,附近大東上下路從街頭走到街尾一路都是飲食店。聽到吳永穎在回憶過往,正在隔壁桌吃飯的年逾古稀的譚伯也插嘴回憶道:“我在大東上路(現河東步行街)呆了半輩子了,當年河東飲食行業最鼎盛時候,我還專門數了一下,單大東上路就30多家餐廳,還不算街邊的小鋪?,F在,這條路就只剩下一兩家餐廳咯?!?/p> 
瘦肉窩粉 說了那么多歷史后,刺猬姐要了一碗瘦肉窩粉,想試一下傳說中“糧票年代”到底是什么味道。 我吸溜一大箸河粉,怎么說呢,湯粉薄而透明,比較爽滑,瘦肉片還算比較入味,但搭配春菜的湯粉我還是第一次吃,總體來說,這碗粉不算突出,沒有一吃就忘不了的感覺,味道中規中矩,無功無過,湯底有一股濃重的豬骨味道。 
瘦肉窩粉 我和老板聊起了為何他做的湯底能做出“糧票年代”的味道,他一臉大寫地懵:“我不知道啊,我就是丟豬骨頭進去熬幾個小時,放點普通的調味料而已。” 刺猬姐內心:老板你這回答真夠樸實無華的…… 
圖片來源網絡 也許老梧州的味道,就是一股簡簡單單的味道。在那個淳樸的年代,人的想法簡簡單單,做菜的材料簡簡單單,做菜的技巧也簡簡單單,所以做出的味道也是簡簡單單,但深入人心。 
吳永穎在炒菜 各位看官不妨去試一試,看看是否能吃出童年的味道,至于好吃不好吃,或許不全是靠味道來判斷,更多的是我們對老梧州的情懷和想念吧。 
地址:梧州市萬秀區錢鑒路1號 圖文:刺猬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