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春季氣溫多變,也是各類細菌、病毒開始孳生活躍的時期。廣西疾控部門發出4月份健康提醒,應注意防范手足口病、食物中毒、諾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瀉、輸入性瘧疾等疾病及公共衛生風險。 風險一 手足口病 4月為手足口病流行上升期,學校、托幼機構等場所易發生聚集性疫情。清明小長假期間,兒童外出旅游也易在公共場所感染病毒。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多發傳染病,以發熱及手、足、口、臀部皰疹為主要特征?;純菏侵饕膫魅驹?,但也有部分外表健康的家長和兒童可攜帶病毒并傳播本病,不注意個人衛生時就有可能在家庭和幼托機構內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高危人群:5歲及以下兒童 防控建議:接種EV71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得手足口病,但可大大降低EV71感染相關的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生風險,建議≥6月齡兒童接種EV71疫苗,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每日要對兒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高發季節應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勤洗手。 風險二 食物中毒 進入4月,各類野生蘑菇、野果也進入采摘期,因誤食所致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風險增加。隨著氣溫的升高和濕度的加大,食物易于孳生細菌和發生霉變,食用腐敗變質的食物易導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高危人群:全人群易感 防控建議:注意飲食衛生,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蔬菜;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野果和野生植物,不飲用自制藥酒,應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生、熟分開;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風險三 諾如病毒所致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是一種能引起急性胃腸炎的病毒,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具有高度傳染性。近年來,因旅游(尤其是前往東南亞地區旅游)感染諾如病毒導致腹瀉的病例有增加趨勢,清明假期期間,全區外出區內外旅游的人員增加,存在感染諾如病毒風險。 高危人群:全人群易感,易在學校等人員聚集場所引起暴發 防控建議:勤洗手;不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生冷的海鮮,食物要徹底加熱煮熟后再食用;不喝生水,應飲用清潔煮沸的開水;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清理生活垃圾;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風險四 輸入性瘧疾 瘧疾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引起的傳染病,是非洲、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常見的蚊媒傳染病。瘧疾具有周期性發作的特點,每天或隔1~2天發作一次,發作時依次出現發冷、發熱、出汗等癥狀,之后體溫恢復正常。全區有較多外出非洲、東南亞務工人員,清明小長假期間務工人員返鄉祭祖,存在瘧疾病例輸入及本地傳播風險。 高危人群:全人群易感,尤其是前往非洲、東南亞地區務工、旅行、留學人員 防控建議:使用蚊帳、紗窗、紗門、蚊香、驅蚊劑、著長袖衣褲等方法防止蚊蟲叮咬是預防瘧疾最有效的方法。在前往非洲、東南亞后如出現不明原因發熱或感冒樣癥狀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旅行史。如當地醫院沒有瘧疾診治條件,可直接聯系當地疾控中心。(記者 葉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