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以前村級集體經濟僅有1000元,通過盤活村里原有資源,規范管理,收效甚大,2018年村級集體經濟猛增到7萬元。”岑溪市馬路鎮大垌村黨總支部書記吳宏振高興地說,預計村集體收入今年將突破10萬元,今后村里為民辦事不愁資金了。
像大垌村一樣,馬路鎮20個村(社區)全部實現了增收,平均增收3萬元以上。而這只是岑溪市近年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岑溪市農村各地大量閑散資源利用程度不高,發包出租不規范,容易造成集體資產流失,引發群眾強烈不滿,群眾迫切要求整合閑散資源,完善村級資產資源承包合同,提高村級集體收入。 岑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完善村級資產資源承包、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專題開會研究部署這一工作,提出要探索多元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創新發展思路,把村級集體經濟推向品牌化、特色化、集約化,解決發展模式單一的問題,讓村級集體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 一方面,該市加快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實施,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協調配合,通力合作,用好用活各項政策和資金,最大限度盤活農村各類資源,把農村人力、物力、財力聚合起來。同時,通過招商引資,或依托與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及其他政策性優勢借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先后探索出村社合作、村企合作、村項合作、村服合作、村產合作等五種做法,有效帶動了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涌現了一批先進鎮村。 如歸義鎮探索各個村委會通過合作社經營、管理村級集體資產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做法。謝村就是該鎮試行“村社合作”模式的村之一,該村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對村里的自來水廠進行改造增量擴容,改造后,自來水廠向兩個高速路服務區及村民供水,每年村級集體的水費收入可達到8萬元以上。 另一方面,岑溪市大力推進規范清理農村土地資源等租賃合同工作,依法依規清查農村土地山林資源等承包、租賃合同,基本上解決了村產租賃的存在問題,村集體經濟收入明顯增加。如三堡鎮荔良村共有集體林場1600畝,原來租賃合同約定租金為每年每畝10元,租期30年,經過規范清理后,每年每畝租金提高到30元,每年村集體收入增加3.2萬元,30年租金增加了96萬元。目前,該市282個村已基本完成了村產清理工作,僅此一項,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就整體增加了600萬元。 岑溪市多管齊下,廣開農村集體經濟財路,促使各村集體經濟收入有了較大提升。2018年,該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1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0萬元,全市282個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標,其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10萬元的有29個,10萬元以上的有43個。 (覃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