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莫思銘) 在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極目遠眺,四面環水,江景宜人;走進村道,古木參天,“下俚”聲聲,古韻悠揚,一幅富有文明氣息的特色鄉村美景徐徐展開。日前,泗洲村被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又獲得一塊生態文明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全國生態文化村”創建活動由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組織,通過推薦、審核及專家評審,評選出生態環境良好、生態文化繁榮、生態產業興旺、人與自然和諧、示范作用突出的行政村。2018年度廣西有六個村被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其中,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是我市唯一一個入選的鄉村。 近日,記者來到泗洲村了解該村打造生態文化村的相關情況。六月的驕陽似火,但洲頭觀光平臺的游客仍絡繹不絕。漫步在泗洲村的村道上,兩旁數百棵玉蘭花、荔枝樹、龍眼樹花香怡人,綠樹成蔭。此前臨江一帶的破舊房屋經過風貌改造后煥然一新。據悉,該村是我市鄉村風貌提升試點村莊,通過統籌資金5000多萬元,實施風貌改造和建設路網、中心公園、游艇碼頭等項目,還對排污設施、照明綠化和環島道路等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要想評上“全國生態文化村”,除了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還要有歷史文化的“加持”。泗洲村內青山廟、陳氏宗祠、三皇祠等數十座古寺廟、祠堂依然保存完好;在“非遺”方面,該村下俚文化歷史悠久,“下俚歌”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長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打造好“全國生態文化村”,長洲鎮立足泗洲村實際,以風景優美的鄉村田園、水天一色的洲島景觀、歷史悠久的下俚文化為基礎,以村落改造建設為重點,突出“下俚歡歌”主題,建設成為集農村風貌展示、農家生活體驗、鄉村田園休閑、濱水觀光游憩、民俗文化體驗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村。 根據“生態立島、旅游旺島”發展戰略,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成為村子發展的重要命題。泗洲村通過“黨組織+公司+農戶”1+3+N模式,成立了泗洲島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澤順水產養殖合作社等合作社,把原來“單打獨斗”的農戶聯合起來“抱團發展”,輻射帶動村民就業創業,村集體收入穩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