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聚焦梧州 >>正文
     
千年茶韻香飄天下
——梧州六堡茶產業發展觀察
2019-07-14 10:13    梧州日報   記者 肖苗生 通訊員 武衛國 鄧偉

梧州零距離-梧州日報記者 肖苗生 通訊員 武衛國 鄧偉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相傳有1500年歷史的六堡茶,是中國黑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清嘉慶年間就入選全國二十四名茶,以其獨特的“檳榔香”和“紅、濃、醇、陳”的品質特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而優異的消脂祛濕功效,更使其在持續百年的“下南洋”風潮中,成為奔赴海外的華工們必備的日常飲品以及化解鄉愁的信物。明朝以來,尤其是清中期至今,六堡茶依托獨特的“茶船古道”在西江走廊沿線快速傳播,并聯接海上絲綢之路輸出到我國的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日韓及歐美各地,在中國茶葉流通史上譜寫下光輝的一頁。

潮起潮落,濤聲陣陣。近年來,隨著國家、廣西一系列發展戰略的實施,六堡茶迎來了振興的新契機,市委、市政府適時發力,積極發展六堡茶產業,以茶興業,以茶富民,以茶會友。六堡茶產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再次揚帆起航,成為梧州乃至廣西的名片、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2018年,六堡茶產量超1.5萬噸,綜合產值達55億元,僅茶產業一項就創稅超3000萬元。《2019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及《2019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顯示,六堡茶品牌價值23.4億元,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第30位、黑茶類第3位、廣西第1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經典論述,已成為梧州市六堡茶產業發展的方向,指引著六堡茶產業不斷書寫發展新篇章!

高層推動,激發產業發展動力

我市六堡茶產業發展迅猛,離不開高層的推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交流,在多次出訪中介紹中國茶文化。2017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是茶的故鄉。茶葉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八桂大地,前進的足音因此更加鏗鏘!

2019年1月26日,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做大做強茶業等特色產業,促進六堡茶等廣西特色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2019年7月2日至3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蒼梧縣調研時,要求當地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做優做強六堡茶等重點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2019年4月1日至2日,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梧州調研期間,也專門了解六堡茶產業發展狀況,要求梧州市和相關部門切實做好服務企業工作,扶持茶企做大做強,同時加大品牌宣傳營銷力度,進一步提升六堡茶產業的經濟效益。

而市委書記全桂壽、市長李杰云等市領導,更是多次深入六堡茶核心產區、生產企業、合作社,指導產業發展,幫助當地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六堡茶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改革創新,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產業興,須得基礎牢。

六堡茶產業發展曾經歷一段低谷期,原因固然很多,但缺乏標準,沒有創新,影響了這個產業做大做強,這是熟知六堡茶產業發展歷史的有識之士的共識。

雄關漫道真如鐵,如今邁步從頭越。梧州六堡茶產業新一輪的發展便從夯實基礎起步,制定標準,強化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2014年12月發布的《六堡茶加工技術規程》,到2017年1月正式實施的廣西茶葉第一個國家標準——《黑茶第四部分:六堡茶》,再到2018年12月發布的《六堡茶(傳統工藝)標準》,六堡茶標準體系不斷完善。2018年12月14日,《六堡茶斗茶規范》廣西地方標準通過審定,這是中外歷史上第一個通過審定的茶葉斗茶標準。目前,六堡茶產業形成了國家標準、廣西地方標準、出口標準、梧州市地方規程、企業標準等系列標準體系。

“目前,八成以上的六堡茶生產企業、合作社按照產業標準化體系進行生產加工,有效地保證了六堡茶產品的質量。”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馬士成說。

標準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我市強化科技創新,厚植產業發展根基:廣西首個國家級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黑茶(六堡茶)產品質檢中心”建設正在順利推進,六堡茶研究會與廣西農科院、廣東藥科大學等簽訂六堡茶研究項目合作協議,在市六堡茶研究院設立“六堡茶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技術攻關”廣西特聘專家崗位,組建專業研究團隊……

“六堡茶領域的科研工作,每完成一項都是‘零的突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于翠平說,“目前,我們正在建立六堡茶有機茶園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并進行應用與示范,填補一批技術應用領域的空白,為我市推廣建設標準化茶園打牢基礎。”

品牌營銷,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7月5日至8日,2019中國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在我市有關部門的組織下,我市10家茶葉企業組團參展,多家六堡茶生產企業與當地企業現場達成意向合作,簽約總金額超3500萬元。

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六堡茶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結合六堡茶發展歷史及梧州的區位優勢,梧州市形成了“茶船古道·新絲路中國品質六堡茶”“梧州六堡黑茶瑰寶”等公共品牌宣傳口號,極大地提升梧州六堡茶在海內外市場的影響力、公信力。

面向國際市場,梧州市通過“組團參展,抱團發展”的方式,組織六堡茶企業組團到國內外參展,舉辦“‘茶船古道·新絲路’六堡茶行銷全球”大型茶事活動。2017年以來,先后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文萊、斯里蘭卡、韓國、日本、波蘭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舉行系列茶事活動,宣傳推介六堡茶。

針對國內市場,先后舉辦和參與多次全國性大型茶事活動,如2016年承辦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成為廣西唯一承辦兩種全國茶葉年會的地市;2016年舉辦桂臺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各類茶事活動,2018年作為茶產區在北京主辦了被譽為“茶界年度盛宴”的北京“兩展一節”,增強了六堡茶產業的發展凝聚力、品牌影響力;2018年11月,“梧州六堡茶”號冠名高鐵列車從廣州南站首發,途經京冀豫鄂湘粵,開啟六堡茶千里茶文化宣傳之旅……

在品牌營銷成果的助推下,“梧州六堡茶”這個區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日益享譽國內外。梧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六堡茶重量為127.7噸、總值為1238.5萬元,出口總值和均價均創歷史新高,平均價格連續三年保持明顯增長。

與此同時,六堡茶產業持續發力。我市通過一二三產聯動,積極運用“生態+”和“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加快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進、協調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帶動茶農脫貧致富。目前,全市共有茶農專業合作社104戶,從業人員3萬多人,茶園種植面積9.39萬畝。其中,蒼梧縣有六堡茶加工企業59家,茶業覆蓋28個貧困村、1482戶貧困戶,貧困戶平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六堡茶“一葉風行”,真正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

編輯:鄭玉華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