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7月22日,有不少讀者致電本報,稱在桂江梧州市區河段,以及思良江均發現有較多的死魚漂浮在水面,并散發出腐爛的臭味。接到讀者的反映后,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當天上午,記者沿鴛江路、桂江二橋、錢鑒路,一路往紫竹大橋方向走訪,發現桂江江面上不斷有大大小小的死魚從上游漂來。“昨天來釣魚的時候還沒有,今天早上就發現有死魚漂浮在河面上了。”中午12時許,一名在富民防洪堤垂釣的市民告訴記者,他聽周邊的漁民說,這些死魚是從思良江漂下來的,但不清楚具體的死因。 隨后,記者從萬秀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7月21日,該局接到村鎮一級的農業部門報告,在思良江夏郢鎮答涓村大地組和城東鎮河口村發坡組,有網箱魚大量死亡。思良江由于河流規模較小、水流動性較低,所以,這條河流屬于限養區。早在2016年的時候,萬秀區農業部門就曾對此作出公開提醒,告知相關的養殖戶和村民,需對養殖的規模、密度進行限制,但仍有村民在此進行較大規模的養殖,導致會有網箱魚因缺氧死亡的情況出現。當天,接到報告后,該局立即聯合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等相關職能部門,前往事發地點進行調查了解。 “經調查了解,初步推斷網箱魚是因缺氧導致死亡。”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思良江周邊地勢低洼,每年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浸泡。而今年梧州雨水較多,長時間的浸泡使得兩岸的植物相繼出現腐爛情況,導致河水渾濁。加之近幾天梧州市范圍內主要江河水位回落,河水溶氧量進一步降低。除了網箱魚出現死亡,周邊的部分河魚也受到了影響。 據萬秀區農業農村局方面介紹,針對此次死魚的情況,該局已經在桂江流域、西江流域安排漁船和漁民,對漂流出來的死魚進行打撈,同時在思良江也采取打撈和攔網的方式,防止更多的死魚漂出桂江流域和西江流域。而被打撈上來的死魚將被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導致此次魚類死亡的具體原因、死魚的數量等情況,仍在進一步調查和統計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