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吳艷虹 實習生 孫思源)夏季為空調器使用最集中的季節,空調器運作過程中產生的水應該有效處理,而不是隨意排放至人行道上,影響市民出行。近日,梧州市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對臨街店鋪空調器冷卻水隨意排放的情況開展整治,涉及中山路、新興一路等經過“白改黑”工程的主要街道。 7月31日,記者跟隨萬秀區城管執法人員,來到鴛江麗港商業街3號樓的一家臨街服裝店鋪。該店大門旁的一臺空調正在運作,一條塑料管從空調后側延伸至店外人行道上,管內排出的冷卻水在門口形成一條約2米長的細窄“水路”,行人走過時只能跨步躍過。 “空調冷卻水隨意排放至人行道上屬違規行為,既影響市容環境,又影響行人通行。請你們馬上整改。”萬秀區城管執法大隊副隊長李小毅對該店店員說道。臨街店鋪將空調器冷卻水隨意排放,其行為已經違反《梧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隨后,執法人員現場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并督促店鋪相關人員在限期內整改。 此外,考慮到鴛江麗港商業街有約600家店鋪,執法人員還要求商業街物業管理部通過商家群發布信息告知各商戶,逾期不整改者,根據相關條例規定,將面臨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將進行立案調查。 李小毅表示,空調冷卻水隨意排放的現象一般出現在夏季,即每年的6月至9月。根據富民、東興、角嘴、城南等多個街道辦對臨街建筑物空調器冷卻水凌空排放情況的排查,共排查出約2000處違規排放情況,其中約1100處集中于嚴管街、示范街,其余出現在主干道。下一步,執法人員一方面將繼續排查;另一方面則主要針對嚴管街、示范街等主要街道的臨街店鋪進行動員、勸導。近日,執法人員已向河東片區臨街店鋪發放了逾30份責令改正通知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