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雨燕 實習生 莫惟珺)安靜舒適的小區是市民所追求的居住環境。7月中旬,網友“pajgj2018”通過梧州零距離網絡問政平臺反映,稱豐業城中花園小區6棟2單元201房改變房屋用途,將住宅用于商業經營,開辦特殊教育機構,影響周邊居民正常作息。 該名網友希望有關部門能進行協調解決,還居民安靜的生活環境。然而,在該名網友反映問題后近半個月時間內,多個職能部門在網絡問政平臺作出回應,稱該問題不屬部門業務范疇。針對此事,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特殊教育機構被投訴擾民 8月1日上午9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城中花園小區進行走訪時,發現該小區是一個較為安靜的小區。走到6棟2單元樓下,記者見到該棟201房的陽臺圍欄上方掛有特殊教育機構的招牌,同時室內傳出成年人與小孩的對話聲,期間還能清晰聽到拍打桌子、拖拉椅子等聲音。 6棟2單元一名住戶陳女士表示,該機構確實會發出一些兒童叫鬧,以及拍打物品和墻壁的聲音,有時在中午還會發出噪音,不過大多數是非休息時段才會這樣。“我也諒解該機構的特殊性質,但也希望機構負責人能加強管理,周邊居民長時間受到噪音影響也很苦惱。”陳女士說道。 隨后,記者找到了該教育機構的老師陽女士。陽女士表示,該機構是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教育機構,已經開設了兩年半時間,主要針對特殊兒童康復訓練。因近段時間機構新招了一名學生,還處于適應期,情緒激動時該學生會拍打桌子,以致會發出一些打鬧聲,待學生適應一段時間后,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上課時間是8時30分至11時40分,14時30分至16時50分,并非在居民休息時段。”陽女士告訴記者,機構上課時間已經避開居民休息時間,最大限度地減輕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此前也有民警上門了解過噪音情況,但溝通后知道機構并沒有在休息時間作出擾民行為,調查完就走了。 記者向小區物業管理方了解到,該特殊教育機構在小區內開辦并沒有向物業方進行報備,不過長期以來,物業方也沒有收到居民關于機構擾民的投訴。 機構負責人表示將整改 7月17日至今,有網友三次在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該特殊教育機構擾民的情況,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梧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梧州市自然資源管理局等多個部門的網絡發言人均表示,網友反映的情況不屬部門業務范疇。 市住建局網絡發言人在回復網絡問政時表示,該局從未批準城中花園6棟2單元201房改變房屋用途,對于其涉嫌的違法建設行為,應由市自然資源局進行行政處罰。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補充解釋稱,根據有關文件,城鄉規劃執法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市自然資源局才擁有相關執法權。 隨后,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對網友反映的城中花園一住宅被用作其他用途而產生噪音的問題,不屬于市自然資源局執法范疇。如果該問題涉嫌規劃違法,例如未獲得建設規劃許可證或不按照建設規劃許可證內容建設等違法行為,才是其執法范疇。 那么,問題究竟歸誰管?對此,長洲區網絡發言人在零距離問政平臺回應,社區工作人員已經勸導機構負責人加強管理,日常發現有小孩吵鬧現象要及時制止,避免在中午休息時段發出噪音,影響周邊住戶。而該機構負責人也表示將立即整改。 
網友反映產生噪音的特殊教育機構,就開設在豐業城中花園小區6棟2單元2樓的一處住房內(圈內)。記者 陳雨燕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