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曾燕 通訊員 梁聰 今年以來,梧州海關采取多項措施做好口岸提效降費工作,讓跨境貿易越來越便利。6月份,梧州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環比5月壓縮了51.31小時,首次低于30小時,實現當月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比在廣西十五個口岸中位列第一。 這意味著,梧州海關改革創新監管模式、優化通關流程、提升通關效率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有力推進梧州開放型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 “去繁就簡”,通關時間一降再降 近日,李家莊碼頭車來車往,繁忙如常。貨車進入碼頭后,貨車司機通過手機進行對單確認,就可根據系統的自動排位前往相應位置卸貨。 此前,李家莊碼頭監管區閘口僅設有一進一出兩條通道,通關效率較低。如今,碼頭閘口設兩進兩出四條通道,并配備有箱號識別、IC卡識別、閘口控制等卡口設備,能夠自動識別并實時傳送運抵報告數據,貨物進出監管區可自動核放抬桿,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3月份,李家莊碼頭H986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聯網調試工作完成后,進口固廢原料實現了100%“先期機檢”和“集中審像”,口岸進口固廢原料檢驗作業從100%掏箱檢驗下調為50%掏箱檢驗,為企業節省了經營成本。 “以前貨物進入港口后才能報關,現在海關實行進口提前申報,通關時間大幅縮短,成本降低了速度也更快了。”梧州金升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甲成介紹,上半年公司進口額超過1億美元,海關對通關效率的改革,對公司原料供應幫助很大。 改革后,采取“提前審結、卡口驗放”模式,報關單申報、繳稅、審結等環節都可以提前至貨物入場前完成,流程進一步優化整合,有效提升監管效率。未被海關布控查驗的車輛貨物,即進即出、無需等待,通關時間縮短至平均10分鐘。 今年上半年,梧州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總量26.41萬噸,集裝箱流量19901標箱,與上年略微持平,但整體通關時間大幅度下降。進口整體通關時間為78.65小時,較2018年縮短110.5小時,壓縮了53.03%。 “提前申報”,一站辦理通關高效 在通關速度提上去的同時,如何讓轄區企業享受更多政策紅利,是梧州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課題。 近日,記者在梧州海關辦證大廳看到,各辦事窗已不復往日的熙熙攘攘,整個大廳顯得寧靜而有序。該關的一站式辦理改革,讓通關變得更為高效。 今年,梧州海關積極推廣應用“提前申報”模式,6月當月共87份進口提前申報報關單,與上月相比增長11.43倍,極大壓縮了海關申報前時間,實現了“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梧州市平洲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功率電感器、電源線路濾波器等各種汽車電子零部件源源不斷地銷往歐洲、亞洲部分國家。上半年,企業進出口總額再次增長,已超過2000萬美元。“我們公司是梧州市目前唯一一家通過海關高級認證的企業,在通關便利方面享受VIP服務,在國際上享受與海關通關的便利措施。”該公司總經理助理陳紅芬介紹,通過提前申報,當天查驗當天放行,大大降低了貨物通關時間和企業成本。 “海關不斷優化通關作業流程,壓縮口岸通關時間,并推出一系列的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措施。”梧州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梧州海關深入推進口岸提效降費,簡化監管證件,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并深入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據統計,目前梧州海關通關企業無紙化申報率占同期報關單總量的100%;自報自繳報關單占應稅報關單比例91.38%;報關單電子支付率占應稅報關單的95.63%。 除了通關更快、費用更低,梧州海關還積極落實廣西口岸提效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相關要求,降低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目前,共審批符合免除查驗費用條件的集裝箱188箱,惠及外貿企業98家,免除海關查驗費用10675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