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長洲區緊緊圍繞減貧任務和脫貧質量,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年,該區脫貧170戶、55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73%。
長洲區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采取“四個三”工作法探索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 “三級聯動”形成合力。長洲區在鄉鎮恢復成立鎮級經管站,配足人員深入村組開展成員界定、清產核資等工作,健全“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強化對集體資產的監管,在村級實現組織、章程、經費“三個保障”到位,建立績酬相符的激勵機制。 “三個堅持”大膽探索。該區堅持分類推進,采取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兩種模式分類推進,經營性資產模式是在長洲鎮和興龍辦事處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進行改革,探索“資金+扶貧”模式,盤活村組集體資金投入生產建設促進貧困戶分紅收入增加,資源性資產模式是在倒水鎮側重推行資源型資產改革模式,探索“林地+企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以土地入股企業,參與企業經營、分紅。 “三個特性”貫穿改革。長洲區注重成本的節約性,采取簡化的清產核資程序,經營性固定資產按購建原值登記,林果場、魚塘、場地等經營性資源資產按現行征地補償價格計算登記;強調政策的連續性,原實行產權改革的8個村的現有股民全部保留身份,并保留原來的股權設置方式;保持股權管理的穩定性,實行“增人不增股,減人不減股”。 “三大成效”造福群眾。明顯的管理成效、經濟成效、提高收入,讓群眾吃下“定心丸”,收獲“大禮包”,增加“獲得感”。2018年,該區農村集體經濟收入6200萬元,股份分紅4500萬元,其中1242戶貧困戶共獲得分紅200多萬元。 (長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