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摔跤項目賽場中,中國八一隊的姐妹花李繪和李玉燕雙雙奪冠。當天晚上,妹妹李玉燕在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決賽場上表現(xiàn)出色,拔得頭籌。而在女子自由式摔跤57公斤級的比賽中,李繪以6∶3的成績戰(zhàn)勝對手,奪得當天摔跤賽場的最后一塊金牌。 姐妹花在軍運會上奪冠的消息不脛而走,老家的父老鄉(xiāng)親為她們?nèi)〉玫陌寥顺煽兏械絺涓泄鈽s。這對從岑溪市走出的姐妹花,是如何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的?

軍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57公斤級決賽中,李繪(左)擊敗蒙古國選手素奇奪得金牌。

軍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級決賽中,李玉燕(左)與美國選手康德對決。
(本組圖片據(jù)新華社) 姐姐: 積極進取,把握改變命運的機會 李繪和李玉燕出身農(nóng)民家庭,家住岑城鎮(zhèn)樟木街。1997年,當時梧州的摔跤柔道班在岑溪開班,教練到樟木小學(xué)選苗子,12歲的李繪初選入圍,但張榜時卻沒有她的名字。“我能行!”這個小姑娘馬上找到教練,再次請求加入訓(xùn)練。經(jīng)過一些基本技能測試,還有被李繪的這股勇氣所打動,教練收下了這個姑娘。 這個教練,正是曾經(jīng)獲得過全國摔跤冠軍的劉亞鵬,訓(xùn)練班的另一名教練則是全國摔跤柔道界比較有名的蔣小榮。 加入摔跤柔道班后,李繪才知道摔跤是一項斗智斗勇的運動,要比拼技巧、爆發(fā)力和力量等。李繪當時年紀雖小,但訓(xùn)練時特別能吃苦,進步很快。不到一年,隨著劉亞鵬和蔣小榮教練調(diào)到廣東省佛山體校,他們也把李繪帶到佛山讀書訓(xùn)練。自此,李繪的體育生涯真正開始了。 在佛山隊里,李繪依然“拼命”訓(xùn)練,“我那時候就想表現(xiàn)好,期待省隊的教練能來,把我挑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佛山隊待了不到兩年,她被廣東省隊教練選中。1999年,14歲的她便在全國冠軍賽中拿到46公斤級的冠軍。2000年至今,李繪一直跟著八一摔跤隊副隊長曲忠東訓(xùn)練。 就這樣,這位岑溪妹子在摔跤競技場上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多次在世界錦標賽和全國大賽上獲得佳績。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繪從48公斤級調(diào)整為53公斤級,再到如今的57公斤級。雖然級別一直在變,但李繪對摔跤的熱愛、對冠軍的渴望卻從未改變。 為了練臂力,李繪和隊員們每天要徒手攀爬十幾米高的長繩幾十趟;為了練抱摔,他們抱著100多斤的沙袋來回翻滾。為了增強實戰(zhàn)能力,李繪更是經(jīng)常找男隊員當陪練。“有一年,李繪的胳膊傷得很嚴重,連洗澡都困難,但是她總是安慰我,讓我不用擔(dān)心。”李繪的媽媽陳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熱淚盈眶。 這次的軍運會比賽,李繪的丈夫史云磊也來到了現(xiàn)場,他曾經(jīng)是她的隊友,現(xiàn)在退居二線,全力保障李繪的摔跤事業(yè)。其實,考慮到李繪的年紀,雙方父母都希望他們婚后能早點要個孩子,但因為都是運動員出身,史云磊特別能理解妻子對摔跤運動的那份不舍。而當本已打算生兒育女的李繪為了征戰(zhàn)本屆軍運會重新回到摔跤場時,史云磊毅然選擇在妻子訓(xùn)練和比賽時默默陪伴,做好保障工作。 賽后,李繪談及自己的家人時眼眶頓時濕潤,說:“訓(xùn)練的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榮譽的背后是無數(shù)的汗水與辛酸,還好有家人在身后默默支持。” 妹妹: 將勤補拙,目光鎖定更遠的“戰(zhàn)場” 在李繪的影響下,比她小8歲的妹妹李玉燕也走上了摔跤之路。 和姐姐不一樣,李玉燕自小性格內(nèi)向,沉默寡言。有一次,李繪放假回家,看到李玉燕偷偷在哭,覺得很奇怪。“我問她為什么哭,她吞吞吐吐地說被男同學(xué)欺負。我說你要不想被別人欺負,就收拾東西跟我走。就這樣,妹妹跟著我離開家鄉(xiāng)。”李繪告訴筆者,當時她的師兄劉軍勇正組隊招人,于是便把妹妹李玉燕介紹給師兄,讓其加入湖北隊。 剛剛進隊時,李玉燕連跑步都跑不好,教練劉軍勇也認為她不是摔跤的好苗子。然而,有著和姐姐一樣不服輸勁兒的李玉燕將勤補拙,訓(xùn)練時從不含糊,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湖北隊時,我每天比老隊員多練兩個小時的長跑。”李玉燕回憶說,無論嚴寒還是酷暑,她堅持每天清晨5點鐘就起床訓(xùn)練。 天道酬勤,李玉燕逐漸成長為跤場驍將,在各大賽場上聲名鵲起,捷報頻傳。2013年的全運會上,李玉燕獲得了一枚銅牌。緊接著幾年,她又相繼獲得全國冠軍、國際軍體冠軍。 “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姐姐的幫助。”提起姐姐,李玉燕這樣說道。賽場上,姐妹倆努力拼搏、齊頭并進;賽場下,她們彼此關(guān)心,互相幫助,經(jīng)常一起交流如何提高摔跤技術(shù)水平。 為備戰(zhàn)軍運會,李繪和李玉燕在一年多前就開始了高強度的訓(xùn)練,姐妹倆還相約要一同奪冠。如今終于迎來了夢圓時刻,賽后,姐妹倆高舉國旗繞場奔跑,盡情釋放心中的喜悅。 高興勁兒還沒完全過去,李玉燕已經(jīng)把目光瞄準更廣闊的“舞臺”,“希望能征戰(zhàn)東京奧運會”。遠在北京的李繪接受筆者電話采訪時說:“是岑溪這方熱土養(yǎng)育了我們,感謝父老鄉(xiāng)親對我們姐妹倆的支持,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會繼續(xù)努力,以爭取更好的成績。” (吳家寧 黃美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