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陳麗宇 李莎莎)這幾天,同心鎮沙村村集體花錢裝上太陽能路燈后,村干部們不僅盤活集體魚塘發展山塘養魚,還爭取幫扶單位資金支持租地擴種砂糖橘、尤力克檸檬;太平鎮陳垌村即將賣出今年最后一批米酒、腐竹,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萬元的同時,合作社社員還能獲得60萬元分紅……
今年以來,藤縣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鄉村田野處處洋溢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人心齊的喜人景象。截至目前,全縣298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4萬元及以上,其中收入超10萬元的村有33個。 藤縣堅持在農業特色產業規劃布局、項目安排、資金投入方面找準與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結合點,在產業規劃中充分考慮各地發展集體經濟的需求,將集體經濟項目融入扶貧產業開發總體規劃。目前,該縣村集體經濟發展70%以上的項目融入葛根、八角、柑橘、杉木、養雞、養豬等縣域特色產業。 為了充分挖掘土地在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壯大中的潛力,該縣出臺政策獎勵土地集中成片流轉,有效調動基層流轉土地的積極性,目前已流轉6萬多畝的產業發展用地,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90多萬元。 此外,該縣還調動社會資金、資源參與,通過資本投入、資源入股、技術參股等方式,參與到產業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其中,龍源公司和城投公司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整合8個鎮100多畝市場建設用地參股,村級集體經濟從中獲益4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