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蒙瓊前)行政審批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讓群眾少跑腿;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直接落地、工程建設項目數字化審批、招商引資項目聯合預審等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超過95%;公積金繳存和提取業務實現“零資料、零審批、零跑腿”……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行政效能提升、營商環境優化取得的亮眼成績單得到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致稱贊。大家認為,好作風,是干事創業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寶”,良好的作風不僅能凝聚起強大正能量,還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支撐。 人大代表梁琪認為,改作風首先要正思想、正觀念。機關單位的中層干部遇事能推則推,辦事明哲保身是造成的“中梗阻”的根本原因。當前,我市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層干部要樹立大局觀念,克服當“二傳手”的松懈思想,提高服務意識和加強業務知識學習,爭當本職崗位的行家里手,主動為城市發展破解難題,讓作風之變實實在在地體現在具體工作中。 “我市營商環境全區綜合排名進位7個名次,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的‘對標先進、又好又快’活動。”人大代表劉金龍說,發達地區科學發展的速度、改革開放的力度,以及干部身上那一股先行先試的勇氣、立說立行的作風、爭先創先的精神,都值得學習借鑒。他認為,對標先進和落實先進舉措,能夠促進干部作風轉變和提升干部能力。我市推動作風興市,要掀起對標先進找差距的學習之風,激勵干部多在困難中找路子,在“不能辦”中想辦法,放開手腳敢作為。 “好作風改善了發展環境,2019年,蒼海新區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完善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企業項目機制,完成招商引資21.3億元,引進了啟迪冰雪小鎮、綠地梧州城際空間站等一批好項目。”政協委員趙劍海認為,我市推動作風興市要在用人機制上“創新”,完善競爭機制、推進干部交流和完善干部監督,積極營造我市良好干事創業氛圍;要在干部隊伍思想建設和業務知識提升上“用心”,打造領導干部扎實高效、克難攻堅、拼搏奮進的工作作風;要在招商引資政策的制定中“知心”,多換位思考、靠前服務,緊緊圍繞企業真正需求研究制定招商引資政策,促進我市六大產業蓬勃發展。 政協委員汪愛華認為,我市在黨員干部中全面推行“書記在現場”一線工作法,發揮了領導干部的“頭雁效應”,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滯留、拖而不決的問題,實現了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目標。機關干部要繼續加強調查研究,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找準城市發展短板和發展需求,多向上級有關部門主動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把難題變課題,把“問題清單”變成群眾的“滿意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