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首頁  綜合  時事  直播  房產 家裝  汽車  理財  零距離問政  騎樓論壇  周末玩乜嘢  我們相親吧
首頁圖片新聞>> >>  正文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0-03-03 20:20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   記者 冼振宇 通訊員 劉鳳玲 鄧淑冰 韋曉燕 聶宗生

梧州日報記者 冼振宇 通訊員 劉鳳玲 鄧淑冰 韋曉燕 聶宗生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醫療系統有許多這樣的醫務人員家庭,他們一家子并肩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為守護群眾健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爸爸媽媽身上那件親切的白大褂,如今穿在了“70后”、“80后”、“90后”的身上,他們擔起了救死扶傷的責任,倍感這份職業的光榮和沉甸甸的責任。

●高家父子:上陣父子兵

高興華是市工人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專家,經歷過非典戰役的他,如今再次臨危受命,擔任梧州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1月20日以來,高興華帶領醫療救治專家組33名成員堅守在市第三人民醫院,24小時不間斷地對從各縣(市、區)傳來的患者資料進行會診。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疫情發生以來,梧州市醫療救治組的同事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要有高組長在,我們都不慌。”

高興華在研究患者病情。 (圖片由市工人醫院提供)

父親如今這奮斗的身影,在兒子高浩巍眼中是多么熟悉的一幕:“2003年非典時我只有12歲,那年,父親也是這樣好長時間不能回家,因為醫護人員也要隔離。”

有了對父親工作的耳濡目染,作為市工人醫院的一名員工,當醫院需要招募志愿者到龍圩區大坡檢查站為過往車輛的司乘人員做體溫檢測,高浩巍馬上站出來:“我報名!我也要到一線去。”

高浩巍為過往司機測量體溫。(圖片由高浩巍提供)

“父親說過,以后就算自己退休了,如果有需要他上前線,他都會義不容辭。我真為父親的精神感動!”高浩巍說。

高浩巍和父親高興華合照。 (圖片由高浩巍提供)

●潘家兄妹: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近日,市婦幼保健院院辦主任潘飛看完一份來自南寧媒體的報紙后,他欣慰地笑了,上面一篇報道《“廣西來的潘醫生”》說的正是他的妹妹潘玲,作為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的一名醫護志愿者,支援湖北武漢沌口方艙醫院。

潘玲在武漢發回的照片。 (圖片由潘飛提供)

潘飛的父母是市工人醫院的退休醫生,他和妹妹從醫正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尤其是妹妹考上了廣西醫科大學,如今擔任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很好地繼承了父母的“白大褂”。而潘飛讀的是中醫專業,如今擔任市婦幼保健院辦公室主任,負責綜合協調醫院的抗疫工作。

潘飛在檢查醫院的發熱登記冊。 (圖片由潘飛提供)

“我記得小時候,家里經常半夜有人敲門,原來是醫院要搶救病人,父母二話不說馬上出門。”潘飛說,如今,為了防控疫情,他從1月22日值班至今。他是醫院的綜合協調組負責人,部署測量體溫,研究防控布局,落實防控工作。

得知妹妹準備在南寧出征支援武漢,潘家所有的家人都為她加油,潘飛還為妹妹的大愛之舉即興寫了一首詩:“潘門女將勇出征,方艙醫院救國人。妙手殺疫萬千例,凱旋再報養育恩。”

潘家三兄妹合照,潘飛(中)潘玲(左)。 (圖片由潘飛提供)

●石家妹子:何其榮幸嫁入醫生家

得知武漢需要志愿者,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護士石春紅毫不猶豫報了名。“我在武漢讀大學,沒有想過這次是以馳援醫護人員的身份回來看望這個熟悉的城市。”石春紅說。

石春紅練習穿防護服。 (圖片由石春紅提供)

聽到妻子報名馳援武漢,同在市紅會醫院的丈夫默默地支持著她,因為他早就料到妻子肯定會報名的。石春紅丈夫是一名臨床內科醫生,除了叮囑她要做好防護平安歸來,還讓她放心把家里的一切都交給他。

石春紅即將前往湖北支援,出征前與丈夫合影。 (圖片由石春紅提供)

石春紅一家子都是醫生,她的公公婆婆也曾是醫務人員,他們對兒子兒媳的工作給予充分的理解。“我們經常要加班,老人們理解我們的職業,總是幫我們把孩子照顧得妥妥當當,還長年累月為我們做飯菜,沒有任何怨言。”石春紅說。得知兒媳要前往武漢抗擊疫情,兩位老人仔細地幫她考慮收拾哪些行李,還跟她分享提高自己免疫力的“秘方”。石春紅心里暗暗下決心,一定平安凱旋,回報這兩位可敬的老人。

石春紅與家人合影。 (圖片由石春紅提供)

●甘家母女:等疫情結束后,媽媽想為女兒煮一餐飯

2月26日傍晚7時許,市人民醫院大外科護士長甘晚芳脫下戴了一整天的口罩,臉上和鼻子上露出被悶得通紅的皮膚。疫情期間,她一直堅守崗位。

甘晚芳在辦公室脫下戴了一天的口罩,臉上的皮膚被悶得發紅。聶宗生攝

甘晚芳從事醫護崗位將近三十年,擔任護士長也有14年,“早7晚8”是她每天的出勤時間,“這份工作注定了我沒辦法顧及家庭。”然而,母親忙碌的身影卻在女兒易彥婷心里留下了光輝的印記。甘晚芳說,在高考填報志愿時,甘晚芳認真地問女兒,將來喜歡從事什么職業,女兒回答說,只要是醫學專業,無論學什么都喜歡。就這樣,女兒成為一名藥師,如今在城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

甘晚芳女兒易彥婷成為一名藥師。(圖片由甘晚芳提供)

“等疫情過去,我只想為家人煮一餐飯。”甘晚芳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她說,在女兒小時候,她基本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去照顧她,沒想到女兒卻還是選擇了醫護職業之路,將來她一定要好好彌補女兒和丈夫。

甘晚芳與女兒合照。(圖片由甘晚芳提供)

編輯:鐘笑瑩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