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李靜琪 蘇慶鑾)“大家過來看看,這是我們運用在瓷磚上的新拋光技術,可以豐富景物紋路,讓視覺效果更加逼真。”4月10日,廣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很熱鬧,一邊是工人們在爭分奪秒忙生產,把精美的瓷磚裝車發貨;另一邊,崗前培訓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負責企業黨群工作的拋光技術科經理段紫文向新員工們耐心講解企業如何通過新技術提高產品品質。他說,疫情對企業來說危中有機,正好大量吸收本地務工人員。 現在,藤縣擁有了高鐵、貨運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碼頭和開放口岸“五位一體”的交通條件和發展競爭優勢,縣域工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工業園區行業日漸豐富,非公企業增多。 在今年初這場企業戰“疫”中,如何讓非公黨組織釋放強大戰斗力?藤縣組織部門采用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推動非公企業成立黨組織建設,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應管盡管,引領非公企業迅速發展。 “從2月24日復產到現在,已經有831名員工上班,車間開設了4條拋釉磚生產線,日產量達2.2萬平方米,產能節節攀升。”廣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根銓深切地說,企業復工得到了藤縣各級黨組織的全力支持。 據了解,藤縣工信局黨組通過實施“報備承諾制”模式為企業快速辦理審批程序;縣人社局黨組開展網絡招聘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縣兩新組織黨工委派出黨建指導員下沉企業服務,設立以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干的疫情防控和生產一線“黨員先鋒崗”。 一抹抹紅色的身影在企業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這場“大考”中忙碌著。國星陶瓷有限責任公司銷售部黨員林樹球,通過微信、QQ等“不見面”方式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聯系,并通過園區黨工委在網絡平臺發布物流運輸需求,順利解決了公司貨物囤積的問題,也提振銷售部員工攻堅克難的信心。規上企業廣西雅照鈦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黃禮制定“一問二查三報四到位”機制,把防控措施抓到位、員工排查到位、物資設施安排到位、規范管理到位,在2月復工后就接下三筆訂單涉及產品1000多噸,近期已經開始銷往浙江、山東以及出口海外市場。 藤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楊愈介紹,今年以來,藤縣緊扣縣域經濟發展,繼續深入實施“紅旗領航”工程,將黨建融入兩新組織各項工作中,采取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方式,向兩新組織選派263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因企施策”、“一企一策”指導全縣473個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促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在基礎實、作用實、成效實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非公企業發展裝上強勁“紅色引擎”。企業黨建指導員在服務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發揮“紅色隊伍”孵化器作用,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骨干培養成先進、標兵,把先進、標兵培養成大家學習的榜樣,共培養了11名入黨積極分子、設立了110個“黨員先鋒崗”,使黨員成為員工的動力源,激發員工的創新創造活力。 截至目前,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投產的16家陶瓷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瓷磚日產總量98.85萬平方米,工業集中區投產的35家涉及陶瓷、造船、鋁材等多種行業的企業也全部復工,工業園區生產實現平穩開局。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藤縣工業企業天然氣用量達895萬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79%。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規下企業持續捕捉市場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積極向綠色、環保生產方向轉型。工業智能制造讓新產品、新業態成為縣域經濟新增長點,不斷刷新“藤縣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