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陳翠湖 杜加加)春意漸濃,草長鶯飛,正是植樹造林好時節,各地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義務植樹活動。據市綠委辦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完成造林綠化11.6萬畝,占年度任務的74.6%,造林進度排名全區前列;森林撫育完成29.1萬畝,占年度任務的51%;全市可供應造林苗木2677萬株。 據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5.25%,森林面積近95萬公頃。與十年前相比,我市森林覆蓋率在林業用地綠化率高達96%的情況下仍提高了0.45個百分點,森林面積增加了5600多公頃,持續開展的全民義務植樹功不可沒。 “部分群眾可能覺得義務植樹就僅限于栽樹,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義務植樹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含多種多樣的形式。”市綠委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方便群眾、重在參與、不拘形式、靈活多樣”,將盡責形式拓展為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和其他形式等8類50多種。“現在,我市正全面開展國土綠化提質行動,市民在自家陽臺、屋頂栽花草,認養樹木、綠地,與林業部門簽訂古樹名木保護協議,義務宣傳國土綠化,都屬于盡責形式。”該負責人說。 據了解,為推動全市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深入開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我市的城市形象和影響力,根據2020年梧州“城市名片”打造十項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我市初步計劃在廣信森林公園建設梧州市義務植樹基地,在白云山風景區打造市樹園。目前已進入具體選址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