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我市調研時指出,要搶抓機遇,全面對接大灣區,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這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對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殷切期望和明確要求,為我們未來加快“東融”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此,我市招商引資工作,也應立足自身實際,充分把握機遇,將“東融”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抓手。 粵港澳大灣區開放程度高,發展前景好,經濟活力強,梧州市的招商重點自然離不開這一區域。當前,廣西各市、甚至湖南、湖北、貴州、江西等省份都在積極謀劃、部署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梧州市應搶抓機遇,多措并舉,以更加開放合作的姿態,充分利用大灣區的高端產業和創新資源、吸收其開放市場帶來的優勢,謀求自身高質量發展。 將“東融”作為招商引資重要抓手的具體路徑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以商招商,即產業鏈招商。按照《梧州市產業大招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圍繞龍頭企業和重點產業的上下游配套開展招商,特別是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再生資源、醫藥食品、冶金機械、建材環保、電子信息、文化旅游等六大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謀求共同發展,形成倍增效應。 資本招商。推動“兩廣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通過發起創業投資基金或風險投資基金,實現以金融帶動產業集聚,以產業集聚引領園區建設。同時,大力積極引進境內外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功能,構筑政銀企三方互動互利的金融運行模式。 聯動招商。把握粵桂合作機遇,與廣東投促部門、大灣區相關園區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做到信息共享,聯動發展。同時,實施重大項目首報制度。各縣(市、區)(產業園區)和招商組,通過全市招商信息平臺,及時上報、接收與大灣區有關的信息,對重大產業項目、央企、國企等企業直接投資項目,在獲得一手項目信息或達成初步意向后,及時向市政府備案,實現招商信息共享。 會展招商。定期參加有關行業峰會、展會、洽談會,向大灣區大力宣傳梧州,推介梧州優勢特色產業和重點招商領域,增強招商目的性、主動性,洽談謀劃新項目落地。 同鄉校友招商。充分發揮同鄉會、校友會的作用,加強與大灣區創業的梧州同鄉同學之間的聯系,主動邀約大型企業、集團商會、行業協會知名人物,拜訪目標企業,開展親情招商,提高邀商影響力。 委托招商。鑒于某些領域信息的不對稱,可廣泛與有關咨詢公司、大數據平臺公司、產業服務公司等合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其進行招商,通過第三方途徑最大限度掌握各種信息資源。我市可開展與珠三角、大灣區行業協會、企業聯盟、投資者聯盟的長期合作,對招商引資引薦人采取年度傭金制和招商項目獎勵制等方式激勵。通過中介的手段,將符合我市產業政策、又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大企業引入。這些大企業可包括但不限于世界500強企業、國內500強企業、行業100強等。引導其到我市考察洽談、共謀發展,從而促進資源、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梧州集中,不斷提升梧州市的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進一步壯大梧州市的經濟總量。 (黃思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