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書記指引的小康路上——廣西脫貧攻堅百縣調研行】
玉州區:用好用活產業扶貧政策提高幫扶實效
玉林市玉州區立足當地實際,用好用活產業幫扶資金和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創新產業扶貧路徑,讓幫扶更有質量和成效。
記者近日在玉州區仁東鎮沼心村脫貧戶吳有南的養雞基地看到,數千羽肉雞在荔枝樹下棲息、覓食。吳有南告訴記者,2016年以前生活很困難,2016年在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到了3萬元的3年期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用于發展養雞產業。吳有南:“那時候生活困難賺不到錢,現在政府好了,有貸款補貼(支持)我們養殖。”
經過3年多的努力,吳有南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收入穩定增加,去年年底,吳有南養殖基地純收入達到4萬多元,在還清之前的3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后,吳有南又新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新建雞舍,目前,吳有南的養雞基地肉雞存欄量達8000多羽。“我們賺到錢了,感謝政府的支持。”
今年,為了減輕疫情影響,幫助貧困戶度過難關盡早發展生產,玉州區提高了產業項目“以獎代補”標準,已累計發放產業項目“以獎代補”資金390多萬元,受益貧困戶1900多戶;吳有南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獲得了7500元的產業項目獎補資金,他說,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吳有南:“賺得到錢,我現在的愿望是供小孩讀書,再慢慢搞好房子。”
沼心村第一書記羅林告訴記者,在沼心村還有不少像吳有南這樣在產業項目“以獎代補”和扶貧小額信貸等扶貧惠民政策扶持下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脫貧的例子,同時,為了優化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的落地實效,今年,玉州區在沼心村開展小額信貸試點工作:“沼心村總共有78戶貸了小額貸款,今年我們(玉州)區在我們村弄了一個小額信貸試點,差不多50戶準備加入這個模式。”
此外,為有效解決“菜賤傷農”“禽賤傷農”等農副產品滯銷難題,今年以來,玉州區出臺政策鼓勵轄區的機關、醫院、學校、企業等有飯堂的單位,優先購買當地貧困村產業基地和貧困戶所產的農產品,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同時,鼓勵轄區內龍頭企業采用“公司+貧困村+貧困戶”模式,做大做強農副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真正做到讓貧困戶增產增收。玉州區農村農業局局長阮玉娟:“引導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讓我們的扶貧效果不斷的鞏固,真正使我們的貧困戶增產增收。”(記者徐聲林,通訊員羅仲平)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