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陳素雅 通訊員 曾燕 2016年,《“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出臺,標志著我國大健康產業時代真正來臨。在技術、市場和投資的作用下,我國醫療食品健康產業進入了高速成長期。 梧州藥材資源豐富,藥食同源理念深入人心,醫藥、食品產業基礎較好,相關人才隊伍充實,面對這樣的戰略機遇,發展醫藥食品產業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因此,乘著國家政策的利好東風,近年來我市以建設“健康梧州”為目標,通過出臺《梧州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1年)》《梧州市醫藥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措施,助推醫藥食品產業發展,重點培育現代中醫藥大品種、新品種和一批骨干企業,企業聚集專業程度不斷提高,醫藥食品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 據統計,2019年全市醫藥食品產業總產值達105.21億元,規模以上醫藥食品企業39家,其中醫藥龍頭企業10多家,擁有生產批準文號523個,有13個產品獲得國家中藥保護品種,29個產品為全國獨家生產品種。 梧州,正在打造“健康之城”的征途上大步邁進! 產業迎來發展新時代 跌打丸辛辣、龜苓膏回甘、六堡茶清新、龍山酒香醇……因起步早、區位優勢優越,百余年來,梧州作為嶺南中草藥的主產地和匯集地之一,一直是藥膳互補、香氣繚繞的長壽山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梧州眾多醫藥生產企業交出了對社會負責的答卷。其中,1月底,廣西嘉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消毒液生產線就復工復產,迅速提供一批緊缺的75%乙醇消毒液等抗疫醫療物資,為市民群眾解決了燃眉之急;3月20日,中恒集團117.2萬只口罩交付給自治區政府指定的收儲單位,用于全區各地學校開學之用。 廣西嘉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海鋒認為,疫情發生后,醫藥食品行業獲得高度關注和支持,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推進以及醫藥食品剛性需求的加大,未來醫藥工業大有可為。為此,公司與北京、四川等地的公司、高校簽訂產品開發協議,目前已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開發新藥品生產線,預計最快可在一年半后投產,屆時有望填補同類產品的空白。 疫情緩解后,我市眾多食品生產企業同樣在新時代運用新手段開疆拓土。6月22日上午,雙錢龜苓膏梧州國龍店開業,一碗最高售價388元的龜苓膏產品迅速刷屏梧州人的朋友圈。 雙錢公司副總經理王天驕說,龜苓膏是梧州市人民喜愛的傳統藥食同源的產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雙錢”牌龜苓膏已發展為廣西的一個知名地方品牌,“梧州龜苓膏”更是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雙錢”牌龜苓膏也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成為全國消費者喜愛、享譽海內外的傳統健康食品。如今,公司迎合市場需求,在梧州已經設立了9家連鎖門店,并將逐步推廣至全廣西乃至全國。 構建桂東粵西區域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地方的引導和支持。 近年來,依托優良的中醫藥資源和良好的發展基礎,市委、市政府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結合城市能級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建立了產業鏈長負責制等各項扶持措施。我市以梧州高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重點園區為載體,重點發展藥品制造業、醫療器械制造業、嶺南特色食品加工業等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醫藥食品產業正在打開產業騰飛的窗口。 其中,神冠集團在全球膠原蛋白腸衣市場占有率達30%,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5%;奧順儀器持續專注于中高端醫用顯微鏡專業領域,自有品牌“ALLTION”的牙科鏡和耳鼻喉鏡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中恒醫藥、杰迅醫藥、信立康藥業、柳藥藥業等一批醫藥物流公司正在茁壯成長…… 前段時間,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產業興市動員大會,更是成為吹響產業興市的號角,讓眾多業界人士大受鼓舞。根據梧州市2020年六大重點產業鏈實施方案,今年梧州將力爭全市醫藥食品產業在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上實現突破發展,新增上規入庫企業 15家,力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億元,新引進1000萬元以上項目20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4億元。 “醫藥食品產業是朝陽產業,作為梧州醫藥食品產業的主陣地之一,我們將以專業化平臺建設帶動產業跨越式發展,引資引智有機結合,推進產城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梧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遠金說,梧州高新區以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為重要抓手,依托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和中恒、神冠等龍頭企業,如今在生物醫藥和保健食品細分領域已經具備較強行業競爭力。今后,園區還將大力引進涵蓋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生物醫藥聯合創新體,著力打造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為主導,以保健品、健康管理為重要補充的產業集群,努力構建桂東粵西區域大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小知識 從今年起至2022年,我市通過實施產業興市三年行動計劃,力爭2020年實現醫藥食品產業產值達到137億元,2021年實現醫藥食品產業產值達到170億元,2022年實現醫藥食品產業產值達到220億元。其間,新增自治區級技術中心3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力爭引進龍頭企業項目18個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