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日前,我市聚焦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圍繞要素保障全方位解放思想,全流程優化服務,創新出臺《產業興市自然資源要素十條保障措施》(以下簡稱《十條保障措施》),為全市產業重振輝煌提供堅實要素保障。 《十條保障措施》對產業項目涉及的用地規劃、用地指標、用地審批、供地優化和證照辦理進行了全流程優化,能精簡的精簡,能合并的合并,能并聯的并聯,實現規劃、指標、報批、辦證一條龍保姆式服務。 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十條保障措施》,全市城鄉建設用地規劃實行“一盤棋”管理,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采取核銷制統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核發合并辦理,全面推行承諾備案和并聯審批,實行“容缺審查-并聯辦理-全程跟蹤”工作模式,大力推進“多測合一”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提高網上受理和不動產登記辦結水平。 針對目前產業項目落地過程中存在的征地拆遷難、耕地占補難等瓶頸問題,《十條保障措施》堅持可量化、可操作和能落地的原則,不僅創新提出了解決思路,還明確了土地開墾、征地拆遷、土地儲備、閑置土地處置的具體任務目標;針對當前存在的供地前管理混亂問題多、供地時粗放價值低、供地后閑置浪費等問題,探索建立園區“畝均論英雄”機制全面改革儲備用地管理,大力推行熟地、標準地出讓,加強存量用地二次開發,全面盤活消化閑置土地。 為了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十大保障措施》明確建立掛點聯系縣(市、區)、園區制度,通過“疑難雜癥會診、重大項目通氣”兩項工作法,形成問題收集、分類梳理、系統研究、主動服務、跟蹤銷號五步閉合服務機制,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