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張超浩 今年53歲的冼桂新是長洲區環衛站的一名環衛工人,他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15年。對于這份平凡且辛苦的工作,他抱著“干一行愛一行”的信念,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和其他環衛工人一樣,冼桂新每天早出晚歸。10月9日凌晨4時許,天還沒亮,他就來到龍山路開始一天的清掃工作。這條街道長約1公里,在早高峰到來之前,冼桂新已經完成了道路清掃,將進行臨街垃圾桶內垃圾的收運;到了下午時段,他還要重復街道保潔、垃圾收運等工作。 我市開展“四城聯創”工作以來,冼桂新還肩負著定期清理無物業管理小區衛生死角,以及配合社區“雙報到”活動收運垃圾等工作。為了做好這些工作,他有時要加班到深夜。“工作有時候會累一點、臟一點,但這個城市需要我們,市民也需要我們。每次看到清掃過后干凈的環境,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冼桂新說。 冼桂新是4級肢殘人士,雖然身體的缺陷對日常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但這卻成為他就業時的“攔路虎”。在走上環衛工人崗位前,他曾被很多企業拒之門外。一次偶然的機會,冼桂新通過朋友的介紹,來到長洲區環衛站擔任環衛工人。對于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冼桂新備感珍惜,說要一直堅持下去。 “在我困難的時候,是這份工作幫助我渡過難關。”冼桂新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對于他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努力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他慢慢體會到這份工作的意義,不知不覺間,他也慢慢喜歡上了環衛工這份平凡而不平庸的工作。 如今,冼桂新已是長洲區環衛站清掃股龍山路組長,帶領著7名環衛工人負責龍山路的清掃保潔。龍山路是夜市較為集中的區域,為做好保潔工作,冼桂新主動與周邊夜市經營業主溝通,請經營業主配合做好垃圾收運。他還堅持每周帶領小組成員沖洗龍山路人行道的殘留油污,以及清洗道路沿線的臨街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