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一場名為“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文明人”的愛心助學開班儀式,在鴛江麗港廣場進行。萬秀區肢殘人協會主席李國楹不僅是此次活動的組織者,還是愛心助學班的創辦人之一。當天,他和志愿者一同給小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雖然我一把年紀了,但還是希望能服務更多人,為家鄉做更多有益的事。”李國楹說。
今年68歲的李國楹,曾獲“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全區優秀志愿者”“梧州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十多年來,這名因工傷致殘的殘疾人,依靠假肢輔助行走,足跡遍布市區的各個社區。他堅持救助殘疾人士、幫助貧困學生的熱心行為,得到身邊群眾的一致好評。 自2003年擔任萬秀區肢殘人協會主席以來,李國楹便開始思索如何履行好自身職責,以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朋友。2011年2月的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說道,重殘人士關潔添的女兒患上肝硬化。得知此事,李國楹馬上趕到醫院了解情況,并向醫院黨委求助,希望院方能減免部分醫療費用。他還積極聯系新聞媒體,媒體對此事進行持續報道后,引起強烈反響,關潔添的女兒因此得到企事業單位、社會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計3萬多元。 “李叔,老曾的病越來越嚴重了,可是他怕花錢,不舍得去醫院……”“我收到了殘疾人陽光家園補貼,謝謝你們的幫助……”每天,李國楹的電話都會不時響起,有熟悉的朋友,也有不少陌生人,或者求助,或者感謝。無論是誰,無論多忙,李國楹總是一如既往地熱心對待,給予安慰、幫助和支持。截至目前,得到李國楹幫助的困難殘疾人士已有100多人。 此外,李國楹還擔任萬秀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把關心的目光投向下一代。2007年,李國楹主動牽頭聯系云龍社區居委會,依托社區辦公和會議場所,辦起愛心助學班。愛心助學班以“不收學生一分錢”為宗旨,由社區工作人員及梧州學院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周末時間義務輔導學生們。如今,愛心助學班已走過13個年頭,覆蓋萬秀區、長洲區共11個社區和2所小學,免費輔導中小學生2.2萬人次。 李國楹還多次組織、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向殘疾人宣傳文明交通知識,普及相關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帶領志愿者參加衛生整治活動,清理衛生死角;積極向居民派發“創城”宣傳單,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 “希望自己做的這些事能為梧州‘四城聯創’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李國楹說,“四城聯創”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民行動起來,家鄉才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