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羅卡妮 “每逢提到‘路燈管理處’,部分外人總會以為我們的工作就是換換燈泡,但實際上,我們日常除了管護路燈外,還要實施路燈線路維護,管護燈桿以及路燈增亮補亮等工作,努力為市民打造一個靚麗的宜居城市。”市路燈管理處管理站負責人梁賢說。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梁賢總會帶領所在班組到市區的大街小巷巡查路燈照明情況,若發現問題后隨即將問題反映至路燈管護工作群內,安排落實負責維修的工作人員到現場搶修,確保每一盞損壞的路燈都能及時恢復照明。 據了解,市路燈管理處主要負責市內主次干道上兩萬多支路燈的管理和維修,日常還需兼顧路燈線路及管道的維護,清理路燈設備上的“牛皮癬”,翻新改造殘舊燈桿等。 身為路燈管理站的負責人,他不僅在路燈維護的一線崗位上堅守了32年,還日復一日地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跟蹤落實每處故障路燈的搶修情況,溝通解決路燈搶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工作人員的管理調配等。 “我們在路燈日常維修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不少難題,譬如部分路燈的地埋線路出現故障,需要破挖道路才能檢修,這就加大了維修難度。”梁賢說,西堤路的部分路燈由于歷史遺留原因,地下管線殘舊且埋藏得很深。今年過年期間,他們每天都需加班檢修該處的一些路燈,有時還要整個人鉆到黑暗狹窄的地下井搶修線路,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此外,在今年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等活動中,對亮燈率的要求高,梁賢積極組織所在班組工作人員深入到城區各個路段及小街小巷,重點開展路燈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查漏補缺。因氣候原因,線路受損、燈具損毀的現象相對增多,梁賢和他的班組人員往往需冒著酷暑和高溫,采取“白+黑”連軸轉的工作方式,分小組行動,始終堅守在一線現場,及時修復亮燈,讓路燈亮化工作真正地做到服務于市民。 盡管如此,梁賢堅持不懈地帶領所在班組人員發揚“路燈螢火蟲”的精神,嚴格對照相關工作標準和責任明細,加大工作強度,精準對標,狠抓落實,確保設施完好率和城市亮燈雙達標,全力以赴保障路燈在“創城”工作再添新活力。 “作為一名路燈維修工作者,能身體力行地為城市的建設提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一直覺得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梁賢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