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在龍圩區大坡鎮大城村的養牛場里,飼料加工、清洗牛場……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肉牛的市場我一直看好,現在很多廣東老板上門購買,下一步打算再增加養殖母牛的數量,自繁自育可以省下了買小牛犢的錢,提高利潤。”近日,看著養殖場發展得越來越好,龍圩區牛犇養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黎偉川格外高興。 黎偉川是大坡鎮本地人,從2018年開始發展肉牛養殖,由于資金缺乏,養殖規模一直發展不起來。“后來得到了龍圩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支持,在2019年正式成立了合作社。”黎偉川表示,龍圩區通過整合大坡鎮的大燕村、新安村等6個貧困村的扶貧資金,每個村出資76萬元直接通過“入股分紅”的合作模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也優先從貧困戶中聘請工作人員,目前合作社有長工5人,其中2人是村里的貧困戶,散工雜工數十人。 此外,黎偉川還將部分小牛犢分包給貧困戶代養,合作社提供飼料、防疫、技術指導等幫助,待貧困戶把小牛犢養成達到出欄條件時,按照雙方協議,合作社可以市場價回購肉牛,也可由貧困戶代為銷售。今年以來,牛犇養牛專業合作社肉牛的銷售額達到162萬元,9月份合作社給大坡鎮6個貧困村每村分紅4萬元。 截至10月初,龍圩區73個行政村(農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共570多萬元,同比增長26.7%。(梁馨予 李麗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