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田間體驗秋收,讓我深刻認識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內涵。”11月10日,蒙山縣蒙山鎮小學少先隊員陳樺雨在參加學校組織的“走進田野,體驗秋收,感受新農村之美”暨“光盤行動和文明餐桌行動”綜合實踐活動后說道。這是蒙山縣將文明創建、文化建設與教育工作有機結合,推動教育優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蒙山縣教育局把創建全國文明單位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健全創建機制,拓展創建內容,打造行業特色品牌,推動全縣教育優質發展。蒙山縣曾獲得“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等榮譽,目前,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25%。 近段時間,蒙山縣教育局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圍繞“黨建+”思路,推動文明創建 “我們充分發揮紅色堡壘、紅色矩陣、紅燭先鋒、紅色文化、紅心向黨的‘五紅教育工程’黨建品牌效應,推動黨建與文明創建工作深度融合。”蒙山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莫永隆說。 圍繞“黨建+”的工作思路,蒙山縣教育局不斷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制,已在全縣中小學建立了16個黨建示范點,創建了蒙山中學“三心育人,爭先創優”,縣第一中學“1959”,新圩中心小學“我為古榕添綠葉”等16個“黨建+文明創建”特色品牌,通過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縣教育系統文明創建工作提質發展。 蒙山縣教育局還大力發揮教育扶貧優勢,督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義教一補”“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應補盡補、應助盡助、精準資助。今年,新圩鎮古定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周香杏的3個子女分別考上大學,他們均已在蒙山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申請到助學貸款,解決了上學難題。 此外,蒙山縣教育局建立起教育專業志愿服務隊,打造“支教助學”“春蕾計劃”“微心愿”等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先后組織2000多名教育志愿者參與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等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引導教職工服務群眾、回報社會。 著眼立德樹人,打造特色品牌 在蒙山縣教育局的桂花苑里,賦有《桂花銘》《聚賢臺》,設有中國夢文化墻、廉政文化墻、成果展廳、育人園,以及“全國道德模范”“蒙山好老師”“蒙山好少年先進事跡”等專題宣傳欄,營造濃厚的文明氛圍,引導教職工守望初心,向上向善。 近年來,蒙山縣教育局加強對教育系統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組織協調,以文明單位創建帶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和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把鄉村學校少年宮作為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平臺,廣泛開展“童心向黨健康成長”系列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社會力量關愛未成年人。2019年和2020年的全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素質教育技能競賽上,蒙山鎮第二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代表隊、西河鎮大塘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代表隊均獲得一等獎,刷新了梧州市歷年來在該比賽中的最好成績。 蒙山縣教育局還引導全縣中小學校以“一訓三風”為導向,把尚美主題、感恩主題等德育主題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書香校園、誦讀經典詩文、陽光體育、藝術節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同時,結合當地特色,縣教育局引導學校把瑤族文化傳承、蒙山山歌吟誦、梁羽生武俠文化傳承、舞獅技藝傳承等特色活動打造成為校園品牌活動,提高全縣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全縣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單位有3個、獲得自治區文明校園稱號的單位有4個,縣級以上文明校園占比達100%,實現全覆蓋。(鐘德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