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搬來龍平小區的時候,這里附近只有一家衛生所。居民發燒、咳嗽、拉肚子,都只能到衛生所看病。”唐元秀清楚地記得,有一個早上,她因肚子痛需到衛生所就診,衛生所還沒開門,但門口已經等候了不少前來看病的男女老少。 隨著城市框架拉大和城市人口西移,三龍片區的人口不斷增加,一家衛生所已不能滿足居民就近就醫的需求,因此,三龍片區能有一所綜合性大型醫院,成為唐元秀等片區居民的期盼。 2018年5月,占地面積102畝,總規劃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式啟用,三龍片區終于告別了沒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歷史。 今年年初,唐元秀迎來了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她懷孕了。懷孕后,她就在家門口附近的市人民醫院進行產檢。“每次只需要過一條馬路,走七八分鐘就能到達醫院了。市人民醫院是三甲醫院,醫生水平不錯,體檢設備完善,就醫環境也很好,我去那里產檢很方便很舒心。”唐元秀說。 11月中旬,唐元秀在市人民醫院待產。單間、雙人間、三人間,讓她驚喜的是,醫院有不同類型的病房,能滿足孕產婦的個性化需求。為了方便待產和產后照顧,唐元秀選擇入住單間,在醫院她順利產下了一個7斤的小男孩,母子平安。 據了解,這五年來,梧州市持續優化調整醫院布局,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就醫,也促進了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市人民醫院新院區選址在交通便利的三龍大道旁,既可以輻射紅嶺、三龍、平浪片區,也可以通過西江三橋連接長洲島、龍圩區,讓更多居民受惠。搬到新院區后,市人民醫院的業務量連續兩年均增加了45%。 ■相關鏈接 “十三五”期間,梧州市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同時發力,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水平,使群眾能就近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一方面,大醫院擴容升級、布局優化,市工人醫院的新院區和北山醫院已經啟用,市婦幼保健院業務樓擴建項目、市工人醫院住院門診綜合樓項目加快建設;另一方面,縣鄉公共衛生條件得到改善,中央預算內投資的18個項目全部開工,其中藤縣婦幼保健院公共衛生業務綜合樓建設項目(一期)、蒙山縣夏宜瑤族鄉衛生院、蒼梧縣京南鎮衛生院、藤縣平福鄉衛生院等13個項目已經投用。梧州每千人口床位數從2015年的4.03張增至2019年的5.22張。 梧州日報記者 謝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