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何華文 黃華強)12月11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梧州供電局了解到,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今年9月在藤縣開展可復制的供電普遍服務城鄉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通過“定點監管+業務幫扶”方式,計劃用3年時間,逐步解決南方區域特別是廣西同地區城鄉之間存在的供電普遍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試點工作自啟動以來,各項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城鄉供電服務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位于藤縣藤州鎮禮秀村新村附近的禮秀安置區公變,架空導線架設整齊劃一,沿墻導線敷設相色分明,臺區整潔亮麗,這是藤縣建成的5個智能化臺區之一。禮秀安置區公變供電戶數為77戶,用電總人口為385人。改造前,該臺區由于低壓導線線徑過小,負載過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經過升級改造后,按照標準化建設的禮秀安置區公變供電能力大幅度提升,解決了禮秀安置區用電瓶頸問題,基本可滿足居民和商業用電需求,同時也為工、商業用戶的用電提供充足的用電空間,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據了解,2019年,廣西電網公司開啟了“一張網”的新征程,大力推進原水利電業所轄區域農網改造升級工作,不斷提升縣域農配網供電網架和供電能力。廣西“一張網”戰略實施后,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大農網改造升級力度,藤縣電網建設實現了“質”的提升,全縣供電網架日漸完善,供電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據統計,今年1至11月,藤縣最高用電負荷達365兆瓦,全縣社會用電量達18.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達到26.1%,創歷史新高。 在本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中,智能化成為藤縣電網建設的主要方向。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藤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黃長華表示,2020年,藤縣農配網改造工程專門安排300萬元資金用于智能臺區建設,目前,已經完成5個示范智能化臺區、1條智能配電線路建設,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智能化臺區、智能配電線路投產送電。智能化設備的投入使用,極大地節約了運行維護成本,提高了客戶故障的響應速度,是進一步縮小城鄉供電服務水平的有力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