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李湘萍 通訊員 陳芳 宮曉領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簡稱東博會、峰會)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致辭,為東博會、峰會升級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致辭精神,推動東博會、峰會升級發展,從服務“10 1”向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拓展,實行云上東博會全年在線、常態化運行,進一步提升“南寧渠道”國際影響力。“十四五”時期,廣西將持續打造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搭建務實平臺。 升級拓展平臺,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 馬來西亞榴梿供應商黃國隆,連續5年參加東博會,生意越做越大。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讓他公司的榴梿制品從4種激增到85種。他期待東博會的平臺讓他找到更多國際訂單,繼續壯大企業規模。走進第十七屆東博會展館,很多參展商向記者表示“明年還要來參加東博會”,東博會的吸引力在不斷提升。 17年來,東博會從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向服務《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拓展,成果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釋放出更大的活力:廣闊的市場、貿易和投資更為自由化和便利化、有效的資源配置、穩定的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等,讓參展商收獲滿滿、信心滿滿。 為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東博會秘書處、峰會秘書處提議,把東博會升級擴展為東博會暨RCEP博覽會,把峰會升級擴展為峰會暨RCEP國際合作(工商)峰會。利用“兩會”業已形成的對東盟合作的先發優勢和穩定成熟的辦會機制,從服務中國—東盟“10 1”向服務RCEP“10 5”擴展。 “我們還希望同期舉辦RCEP高峰論壇和經貿部長、外交部長會議,進一步提高東博會的主場外交地位。”東博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表示,將繼續深化東博會服務政治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作用,發揮中國—東盟睦鄰友好在RCEP中的輻射力,帶動RCEP成員國更深層次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峰會秘書處秘書長李常官介紹,將推動峰會升級發展落實落細,鞏固東盟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提升中國—東盟商界領袖論壇等精品論壇;加強中國—東盟新生代合作,舉辦中國—東盟青年領袖論壇;服務建設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舉辦首屆國際資本合作論壇;擦亮“桂品絲路行”品牌,建立桂品海外倉,推動“桂品”出鄉、出海,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歐美日韓的合作。 自治區決策咨詢委員會咨詢專家黃志勇認為,東博會、峰會服務RCEP合作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以東博會、峰會及其框架下的系列活動為重要平臺和重要橋梁,建立起中國與東盟國家、RCEP國家以及更多區域外國家之間政治、外交、經貿、人文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渠道,在更大范圍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服務國家周邊外交作出新貢獻。 釋放“磁場”效應,助推經濟復蘇 疫情之下,以“云上展 實體展”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的第十七屆東博會,項目簽約規模和質量創出新高,東博會平臺招大引強“磁場”效應持續增強,為區域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和信心。廣西通過東博會、峰會平臺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線上線下參展參會踴躍,活動對接精準,是本屆東博會的突出特點之一。”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東博會實體展共有1668家企業參展,東盟和區域外展覽面積占比18.2%,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08家企業參展。國內23個省區市組織近3萬名專業觀眾、各行業協會組織3000多名專業觀眾到會采購洽談。云上東博會共有1956家企業參展,其中外國展商占21%,實現了參展企業“上云”全覆蓋和全域營銷推廣。 更多商機、更多可能,首次亮相的云上東博會與以往不同。154場線上線下經貿活動中,云上會議40場、云上對接推介活動30場。針對境內外不同語言、不同運營模式的展商,東博會支持多聲道輸出,為雙邊和多邊合作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務。各場對接會為國內外客商促成了3000對配對,實現“面對面”“屏對屏”的對接。會后,云上東博會實行常年運行。 務實促進中國—東盟工商界合作的峰會,在本屆舉辦了系列交流活動,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在新能源、新基建、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其中,推動中老經貿合作,舉辦老撾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共同推動雙方在電力、農業、貿易、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建設。此外,還推動大數據、引才引智等合作項目簽約,促成中關村信息谷科技園等18家企業入駐南寧中關村園區,爭取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支持,在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落戶中國貿促會(廣西)自貿試驗區服務中心、調解中心、貿易仲裁辦事處、海事仲裁辦事處以及自貿協定(廣西)服務中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等機制平臺。 提升“南寧渠道”,深化開放合作 “我們原來是一個湖南企業,2018年遷到南寧。”深耕在云計算領域的廣西梯度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偉華,在出席第十七屆峰會框架下的中國—東盟青年企業家論壇時表示,與東盟國家開展數字經濟合作前景廣闊,也正是看中了廣西在對東盟合作中所處的獨特區位優勢,以及“南寧渠道”獨有功能,他把公司扎在南寧,積極開拓東盟市場。 17年來,東博會不斷推進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不斷提高市場化水平,全面深化中國—東盟務實合作。其中,通過“南寧渠道”提升行動,打造重實效、聚人脈、匯商機的會議活動體系,加強展覽與會議的融合,加強對多領域合作成果的孵化能力,促成更多重大機制、重大項目落地。 第十七屆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10個高層論壇,涵蓋自貿區、衛生、信息港、金融、國際產能、技術轉移、統計、電力等領域,進一步豐富了“南寧渠道”,推動了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在各領域的落實,取得了豐碩成果:發布了《10 3青年科學家科技創新合作倡議》等一批重要倡議;發表了《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數字廣西建設白皮書》等一系列研究報告;啟動了一批重大合作機制和項目,如中國—東盟跨境醫療合作平臺、中國—東盟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曼谷創新中心、中國醫學人文培訓基地、中國銀行面向東盟跨境金融創新中心、中國郵儲銀行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等。 目前,廣西作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立足“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正充分發揮以東博會、峰會等為載體的“南寧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與東盟開放合作。 東盟秘書長林玉輝表示,中國—東盟博覽會等的共同努力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商業往來,增強區域互聯互通,探索新機遇,確保未來的中國—東盟伙伴關系更加牢固、更具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