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冼振宇 “同住一棟樓的兩位大媽有一天突然吵架了,原因是樓上的大媽不小心把水滴到樓下,恰好滴到樓下大媽的頭上,雙方由此展開一番言語爭執,騎樓城紅袖章隊員和社區工作人員趕來調解,最終雙方解開心結,言歸于好……” 這是近日萬秀區社區文化藝術團進社區演出表演的一個小品情節,也是城南街道騎樓城“紅袖章”平安志愿服務隊隊長黃冰晶在日常開展義務聯巡時遇到的真實故事。在創作群藝表演節目時,這些平時收集到的社情民聲,被黃冰晶編入一段段快板唱詞、一個個小品或山歌之中,再融入有關部門應對和解決問題的措施或政策,或者切入當時的時政主題,最終化為一個個貼近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群藝表演節目。 退休二十幾年來,在城南街道的指導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和義務勞動,加入萬秀區社區文化藝術團,參加各種主題的文藝進社區表演及節目創作,參加市老年大學培訓班學習,參與公益廣告視頻拍攝……黃冰晶的退休生活可謂充實而又有意義。 “前幾天,2020廣西梧州警察馬拉松賽開賽。我們藝術團成員在早上6時就出門了,到河東的一段賽道旁邊做拉拉隊,表演腰鼓舞。由于我住得比較遠,就提前一天去河東親戚家住一晚,以免耽誤集合。”性格開朗的黃冰晶用爽朗的聲音回憶道,今年4月,歡迎梧州援鄂醫療隊凱旋的時候,她們藝術團同樣在道路兩旁表演腰鼓舞。 在藝術團工作難免要早出晚歸。但相比于早起晚歸演出、排練的辛苦,黃冰晶最難忘的一次經歷,還是在今年2月突然接到的抗疫衛生宣傳創作“任務”。“當時正值春節假期,城南街道辦的同志突然打電話給我,讓我制作一個普及衛生知識的宣傳音頻,用于廣場和街道廣播。那時候疫情非常嚴峻,我們沒辦法去錄音室,只好在家根據預防新冠病毒的衛生常識編成快板,再用手機一段段錄音、一次次修改。最后,我們如期創作出讓人比較滿意的作品。”黃冰晶說。 除了在藝術團忙活,黃冰晶還和其他“紅袖章”老朋友及老年大學的老同學一起,每年都到富民二路云家庭服務點參加服務,為80多歲的老人舉辦聯歡活動,教他們唱歌、剪紙,和他們一起玩拋圈游戲、包餃子。她還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為龍圩區新地鎮都梅小學、藤縣同心鎮森塘小學等山區小學捐款捐物助學。 一些人嘲笑黃冰晶真“傻”,明明自己都是退休老人,卻整天服務這服務那,沒得享受半點空閑。黃冰晶卻笑著說,這些公益活動能在社會傳播正能量,為了做好事,“傻”就“傻”吧,那樣,人生才活得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