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評論員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良好互動和雙向賦能,打開了各方合作的更多大門,以及經濟增長的更廣闊空間。哪里營商環境好,哪里服務質量高,資源、要素、資本就往哪里聚集。 今年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致辭,將“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作為倡議之一,強調了合作共贏在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當中的重要作用。這對我們今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廣西持續打造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注入了強大動力。 開放合作,符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契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勢需求。開放的種子灑滿大地,推動合作開花結果,這需要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致辭精神,落實好倡議框架各個項目,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優化數字經濟環境,最大程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構建開放合作高地,必須聚焦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復蘇注入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之一。廣西與東盟海陸相鄰,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有責任、有條件、有能力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要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推動服務“10+1”合作向服務RCEP“10+5”延伸、向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延伸,圓滿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 構建開放合作高地,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興,廣西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放眼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標準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斷深化廣西與東盟經貿、金融、數字經濟等合作,唯有解放思想、創新不止,才能更好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爭創新優勢。廣西科技創新底子薄、基礎差、起步低,不僅與發達地區差距大,而且與自身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要做深做實開放合作平臺,就須更具使命感、危機感、緊迫感,就當從創新要動力。 構建開放合作高地,必須優化數字經濟環境。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各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良好互動和雙向賦能,打開了各方合作的更多大門,以及經濟增長的更廣闊空間。哪里營商環境好,哪里服務質量高,資源、要素、資本就往哪里聚集。廣西打造開放合作高地,需要在數字經濟環境上深化認識、提升能力、下足功夫,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攜手合作,揮寫共贏新篇章。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日前召開的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強調要加快形成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有了更廣闊的視野、更強力的支撐、更務實的舉措、更充足的干勁,開放合作高地一定能夠加快形成,呈現出燦爛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