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陳海才)臭水溝變身小游園,機動車停放整齊劃一,亂搭亂蓋現象減少……近來,長洲區盤龍城小區面貌有了新變化,這得益于“黨群議事廳”凝聚起熱心家園建設、熱情為民服務的黨員和群眾的力量。
近年來,車輛亂停放、商家占道經營、居民破壞綠植等現象不同程度地出現在居民小區,尤其是無物業管理、無業主委員會、無維修基金的“三無小區”,大大阻礙了文明城市建設進程。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全市“黨的建設創新工程”部署,長洲區以鄉鎮(街道)為單位,深化轄區內各小區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探索建立“黨群議事廳”制度,通過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構建小區黨群服務平臺,推動小區治理模式創新。
盤龍城小區也是一個“三無”小區。去年以來,大塘街道京梧社區黨委以盤龍城小區黨支部為平臺,開設“黨群議事廳”,組織黨員居民共同議事,達成治理小區亂象的共識,并通過黨員居民帶頭,發動居民捐款籌措小區治理資金。同時,大塘街道辦整合街長團隊資源,組織城區建設、交警等執法力量進入小區展開聯合執法,積極申請項目資金改造提升小區中心花園,為小區增設智能門禁和監控系統等務實舉措,得到居民群眾的認可。
盤龍城小區的治理過程,證明長洲區推行“黨群議事廳”制度,實現“需求由居民表達、問題由居民討論、事務由居民參與”的基層治理辦法有效可行。該區組織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以小區“老大難”問題治理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強對街道、社區、居民小區的黨建業務培訓,指導各社區依托小區黨組織開設“黨群議事廳”,組織黨員居民、業主一同商定小區治理辦法、議事制度等,讓黨員、群眾參與小區管理建設有渠道、有平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