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近段時間,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社保中心)以“學黨史辦實事”為主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到重點工作當中。其中,該中心不斷創新形式,將社保經辦服務與大數據共享結合起來,繼續擴大“無感認證”信息資源范圍,提高社保待遇認證的免辦服務比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面對當前高齡人員日益增多的現象,市社保中心創新工作思路,針對部分退休人員因特殊原因,不能親自到場辦理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的情況,推出“上門辦”服務。3月23日,該中心組織黨員志愿者到市福利院和長洲區壽星頤養院,為老年人提供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服務,并解答他們關于資格認證時間、基本養老金調整等熱點問題。 目前,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的方式除了現場認證外,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刷臉”認證,但是部分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機操作,每年的認證手續辦理成為他們掛心的一件事。針對此類“涉老”高頻服務事項,市社保中心不斷拓展服務渠道、優化經辦流程,提出了“無感認證”、上門服務等多項適老化服務措施。此外,該中心還積極與醫保、交通、郵政等部門對接,依托信息化平臺,通過老年人住院就醫、交通出行和郵政寄遞等實名認證信息,利用大數據比對分析確定領取待遇人員的活動軌跡,在后臺為其補充認證記錄,使退休人員不需要再進行手工認證。今年以來,我市已有600多名退休人員通過“無感認證”成功。 接下來,市社保中心將進一步優化社保經辦服務,把“上門認證”作為關愛老年人服務的一項重要措施繼續推進,并持續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難題,切實打通資格認證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吳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