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積極探索創新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近期,我市有關措施和成效等情況得到中央、自治區媒體的關注,在多個平臺上廣泛傳播,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多家中央媒體報道了我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以及豐富活動形式務求實效等有關情況。4月19日《人民日報》4版頭條稿件《廣西壯族自治區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學好黨史必修課激活發展新動力》中提到,梧州市今年計劃實施62個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加大社保和健康兩大領域投入,開展困難群眾救助、特殊困難老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等7個社保、健康惠民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人民日報客戶端廣西頻道通過文字稿件配圖片的形式,介紹了我市利用近1000間農家書屋開展黨史主題閱讀活動的有關情況。4月12日《科技日報》頭版的一篇稿件,以我市在中共廣西第一個農村支部誕生地——夏郢鎮鳳凰村舉行“感黨恩跟黨走”集中示范活動作為切入點,全面介紹了廣西黨史學習教育所采取的新形式和取得的新實效。 梧州是廣西紅色革命的搖籃,在廣西黨史上有著“18個第一”,紅色資源豐富。利用這些紅色教材和鮮活載體,我市豐富活動形式,講活歷史故事,弘揚革命精神,激發使命擔當。連日來,廣西日報、廣西廣播電視臺等自治區級媒體深入我市采訪,積極報道我市以紅色資源為依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的有關情況——梧州市對42處黨史教育基地進行修繕提升,并推出10條“紅色研學”精品線路,組織“打卡紅色教育基地”活動;梧州市以下俚歌、牛娘戲、牛歌戲等地方特色戲曲形式唱響紅歌,積極創作地方特色紅色文藝作品,如火如荼開展黨史宣教等體現多個方面內容的稿件和信息在多個傳播平臺上刊播。 我市還積極向學習強國平臺推送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的有關情況,多篇稿件得到采用。此外,自治區黨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多期簡報中,也提到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舉措和取得的成果。 初步統計,我市在中央、自治區級媒體及其新媒體平臺上刊播、發布黨史學習教育的報道和有關信息100篇(條),形成良好宣傳輿論氛圍,為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全市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增添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