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西臨時省委文件
中共梧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杜士勇介紹,僅1926年,中共梧州地委領導群眾開展了援助省港罷工周募捐演出、非基督教運動周、“五卅”慘案周年群眾紀念大會、驅逐封鎖梧州港的英艦、廢除“糞溺捐”、抗議三工人無辜被害等一系列革命斗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極大地推動了梧州和廣西紅色革命的蓬勃發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中共在梧州的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中共梧州地委改為中共廣西地委,轄廣西全省。1928年1月,廣西地委改組為廣西省特委,以適應新的革命形勢需要。同年6月,廣西特委書記朱錫昂到達梧州,租住在今天的民主路維新里東一巷4號三樓,特委機關也設在這里。
4月底,記者走進這棟四層小樓,撥開歷史的迷霧去追尋革命先烈足記,探訪發生在小樓里的往昔歲月。
小樓占地面積109平方米,建筑面積277平方米。其中,三樓面積只有48平方米,左側為朱錫昂的臥室復原,也曾兼作廣西特委秘書處。如今,房里還安放著一男一女的蠟像。男子伏案奮筆,為特委書記朱錫昂;女子站立在旁點燈研墨,為地下黨員宋自潔。原來,當時革命浪潮席卷梧州,反動派為了防范共產黨員,在房門上都貼了“非眷莫問”的字條,不是夫妻的話就難以租到房子。為了掩護革命工作,朱錫昂以商人的身份出現,與宋自潔不得不假扮夫妻租賃房間,但兩人始終保持純潔的革命同志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