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在龍圩區城東路城東農貿市場內,攤位規范有序,通道干凈整潔,前來買菜的居民絡繹不絕。此處不僅是主要的農貿市場,還是龍圩鎮7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然而,在一年多以前,這里還是周邊居民不愿踏足的“臟亂差”市場。 飛地經濟抱團發展 “以前的城東農貿市場衛生環境差,通過升級改造后,環境提升了,前來采買的居民也多了起來?!蔽嘀菔旋埻秶匈Y產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投公司”)副總經理尹峭峰說。 一直以來,龍圩區龍圩鎮思念村、念村村、新利村、寨中村、林水村、中村村、社學村等7個村都沒有適合發展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為了有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20年4月,龍圩鎮通過抱團合作發展飛地經濟模式,聯合這些村統籌資金150萬元,并委托龍投公司參與城東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項目。2020年7月,城東農貿市場改造完成后開始運營,龍投公司按照約定的形式分紅給各村。“去年參與城東農貿市場提升改造項目的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共增加12萬元。按照現在的發展情況,這7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預計今年可增加到15萬元以上。”尹峭峰說道。 龍圩鎮抱團合作發展飛地經濟模式的成功,為龍圩區其他鄉鎮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下一步,龍圩區計劃把該模式應用到林水農貿市場、大坡鎮農貿市場等項目的升級改造中。 盤活資源助力增收 近日,在大坡鎮夜村村碾米加工點,金黃色的稻谷在碾米機隆隆的聲響中變成白花花的大米。加工點外,稻田綠油油一片,再過一個月,這里又將迎來豐收。 2019年,龍圩區大坡鎮夜村村充分盤活土地,投資50萬元在村里建設產業車間,作為夜村村富硒稻米深加工的服務點,并將車間出租給致富帶頭人。服務點方便群眾碾米的同時,還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項目資產收益歸村級集體經濟所有。 “現在我們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在珠三角地區也有穩定的客源?!币勾宕濉皟晌蔽瘑T、致富帶頭人鄧振明表示,2014年,夜村村通過出租林場和電信用房,一年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只有4000多元?,F在,村里的恒穗富硒稻專業合作社通過“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運營模式,既帶動群眾致富,又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20年夜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10萬元。 “2020年,梧州市龍圩區73個行政村(農村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600多萬元,比2019年增長33.2%?!饼堐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富華表示,近年來,龍圩區立足各村實際,積極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龍圩區將緊抓村級資源和區位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推進集體經濟產業園建設,并以產業發展為抓手,因村施策,拓寬各村的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注重選優配強人才,培養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為促進村級集體收入持續增長增添“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