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頭條 圖片 本地 時事 原創 直播 專題 愛心 零距離問政 我們相親吧 電子報刊 西江月 網站建設 廣告價目 公告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聚焦梧州 >>正文
     
岑山溪水,先烈精神永銘記丨探訪梧州市42處黨史教育基地系列報道(二十一)
2021-07-20 15:56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七一”前夕,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廳(以下簡稱“教育基地展廳”)傳出嘹亮歌聲。岑溪市司法局黨員干部站在耀眼的紅色五角星底下,齊聲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業,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牢記初心使命,爭取更大光榮。
岑溪是一座孕育紅色基因、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為了捍衛民族獨立,爭取民主自由,201名岑溪籍英烈與無數中華兒女英烈一起,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英雄故事,與岑溪的革命事跡,一同在教育基地展廳展出,成為激勵岑溪人民傳承英烈精神、不斷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1

譜寫英雄贊歌

踏進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園大門,穿過紀念廣場,面前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四層建筑——岑溪革命紀念館。教育基地展廳,就位于紀念館的一、二樓。

岑溪革命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正對門口的巨型浮雕刻畫著岑溪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場景,屋頂的五角星造型如同啟明星照亮前行道路。前來緬懷先烈的群眾站在浮雕與紅星之間,正在認真聽講解員陳蘭芬的講解。

“岑溪人民富于革命理想和奉獻精神,為了國家民族的獨立解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下面,請大家隨我走進教育基地展廳參觀,重溫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跟隨著陳蘭芬的步伐,岑溪的紅色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1925年,岑溪兩位積極尋求革命真理的年輕人林培斌、李植華,經過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培訓,成為岑溪籍最早的中共黨員。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林培斌、李植華回到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工作,使岑溪成為廣西農民運動發展較快較好的地區之一。

革命的火種,就此在岑溪播下;英烈的故事,就此在岑溪流傳。

林培斌,廣西農民運動杰出的領導人之一,創建了廣西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蒼梧縣多賢支部,領導蒼梧、容縣、岑溪等15個縣的農民運動,掀起桂東南地區農民運動熱潮,1927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李植華,岑溪農民運動領導人,1927年4月被選為全國農民代表大會的廣西代表,百色起義后當選鳳山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兼任紅七軍某營營長,于1930年1 月與反動武裝戰斗負傷后犧牲,年僅24歲;

抗日名將高致嵩,奉命堅守南京雨花臺陣地,率數千名官兵浴血奮戰,最后與敵同歸于盡;

抗日名將陳濟桓,在桂林保衛戰中負傷,為免被俘受辱,毅然舉槍自戕;

……

從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征糧、剿匪斗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岑溪籍的黨員、軍人、干部、群眾前赴后繼、勇于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岑溪英雄兒女的贊歌。

教育基地展廳里北梨武工隊組建的復原場景。


2

修繕烈士陵園

“岑溪革命紀念館今年4月剛改造完,教育基地展廳的布展水平和效果有了很大提升。”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馮崇偉表示,修繕提升項目重點對教育基地展廳進行重新設計裝修,以更好地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

為了確保展出史料的準確全面,岑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安排專業人員開展資料搜集工作,通過黨史、檔案、地方志、親歷者、互聯網等多種渠道,尋找核實補充史料。同時,紀念館還制作展現林培斌、李植華、高致嵩等人戰斗或犧牲時的情景銅像及沙盤、視頻等,豐富展出內容。

如今,在煥然一新的教育基地展廳里,一張張文字展板,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個個英雄雕像,再現了岑溪的革命歷史,傳承著岑溪的紅色基因,激勵著岑溪人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教育基地展廳一角

除了教育基地展廳外,今年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園還對整個園區進行了修繕提升。陵園于2012年底經自治區政府批準后開始籌建,分為英雄烈士紀念碑區、烈士墓區、紀念廣場、岑溪革命紀念館四個區域,部分建筑因長時間風雨侵蝕需要進行修繕。“我們還修繕了紀念廣場,修補了英雄烈士紀念碑,翻新了外墻、牌坊,進行了綠化美化,提升陵園的整體環境。”馮崇偉說。

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園

在這次修繕提升項目中,中共黨史文化長廊項目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抗日戰爭烽火中發展壯大等八大部分。“中共黨史文化長廊主要展示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卓絕斗爭取得的輝煌成就,讓群眾在參觀休息的同時,了解黨的奮斗史、光輝史。”岑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健艷邊帶著記者參觀邊介紹道。

每逢清明、烈士紀念日,岑溪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舉行文明祭奠活動,陵園每年接待人數5萬多人次。經過修繕提升后,陵園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更為突顯。“今年以來,教育基地展廳就接待230多個單位,參觀者達4000多人次。”李健艷說。


3

賡續精神血脈

“我之前只聽說過林培斌、李植華和太白隊的革命事跡,通過這次學習教育,對岑溪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6月25日,參觀完教育基地展廳后,岑溪市信訪局的黨員干部深有感觸。

“正逢建黨百年,這次組織單位的黨員干部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學習岑溪紅色歷史,傳承岑溪烈士精神,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推動信訪工作再上新臺階。”岑溪市信訪局黨支部書記、局長賴深全表示。

岑溪市信訪局是陳蘭芬接待的20多個單位之一。今年5月,陳蘭芬開始擔任教育基地展廳的講解員,從不甚了解岑溪革命歷史,到逐漸熟悉黨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烈士的故事,再到由衷產生的敬佩之情,她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更加認真地投入到講解工作當中,讓更多人了解革命歷史,弘揚烈士精神。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岑溪烈士等眾多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每一位先烈都值得我們銘記。”

而這樣的精神洗禮和靈魂觸動,在岑溪市7處黨史教育基地持續上演。“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3月開始,我們投入300萬元,對這些黨史教育基地進行修繕提升,提升黨史教育基地的歷史風貌,還原反映紅色革命歷史。全部修繕提升工程都已在7月1日前完成。”李健艷介紹。

依托這些黨史教育基地,岑溪組織開展打卡紅色基地、“感黨恩 跟黨走”等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引導人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賡續革命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截至 6 月上旬,岑溪各級黨組織累計開展打卡紅色基地活動450多場次,參與黨員干部9500多人次。

岑山巍巍,碧血染成彩霞;溪水泱泱,鑄造生命豐碑。岑溪人民銘記革命先烈的偉績,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斗爭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編輯:徐慧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梧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08001990號 梧公網安備:45040000045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許可證號: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離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梧州零距離網”的所有作品,任何媒體轉載須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梧州零距離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