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吳京林)近年來,梧州市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推進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促進林權有序流轉,有效利用閑置的林地資源,激發林業發展內生動力,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放活林地經營權促增收 初秋時分,沿著蜿蜒的山路進入長洲區倒水鎮旭村,東方美人茶產業示范基地綠意醉人。數年前,這個森林資源豐富的邊遠小山村曾因長期生產經營粗放,林地產出效益低,村級集體經濟十分薄弱。 2017年,長洲區被列為自治區和梧州市農村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縣(市、區)。旭村根據改革試點措施,形成“專業公司+集體+農戶”的合作經營方式,由廣西東方美人茶業有限公司投資4500萬元,旭村飛鶴、垌米村民小組和部分農戶以1000畝集體林地和家庭承包的林地入股,共同成立梧州美人茶土地股份合作社,種植、加工和銷售美人茶,入股的村民小組和農戶每年按照約定比例分享產業發展紅利。2017年,該合作社首次分配收益,入股農戶每戶分紅3000元,至2020年每戶累計分紅5000元。 近年來,梧州市針對阻礙林業發展的體制問題,探索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通過完善相關政策制度,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林地承包權,放活林地經營權,采取林地股份合作、林地流轉等多種經營模式,有效推動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 探索林地流轉新模式 林地“三權分置”改革打開了梧州市林地流轉新思路,充分釋放林業集體經濟活力。市林業局副局長李耀斌表示,目前我市繼續探索林地流轉新模式,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蒼梧縣梨埠鎮沙地村將農村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與鄉村振興、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等工作統籌推進。該村通過“林權+股權+專業公司”的運作方式,將原已承包到戶的土地(除水田、宅基地外)全部收歸集體統一管理,農戶以林權作為股權成立仙跡林果專業合作社,合作開發鄉村旅游。截至目前,該村共流轉2864畝林地種植油茶、六堡茶等特色經濟林,打造“仙跡桃花島”主題鄉村旅游,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戶收入。 當前,“三權分置”已成為林地制度改革的一條主線,截至2020年底,全市成立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112個,流轉集體林地102.32萬畝,有力地推動六堡茶、油茶、鄉村旅游等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