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3D打印為患者“私人訂制”手術方案
醫生可精準確定手術器械操作角度減少其他部位損傷
2022-01-17 09:25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李國軍

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 近日,市紅十字會醫院采用數字化3D重建打印技術為直腸癌術后復發的劉伯進行手術操作指導,直觀的3D立體模型,讓醫生擁有了高維度的“透視”手術區域,增加了手術的安全性。

近日,市民劉伯因腹脹、排便不暢,來到市紅十字會醫院胃腸外科就診。副主任醫師劉金生對其體格檢查發現,劉伯面容憔悴、消瘦、腹部輕度膨隆,直腸指檢發現腫物巨大,占據了大半腸腔,嚴重影響排便及生活質量,追問患者病史并通過相關檢查后,劉金生初步診斷劉伯是直腸癌術后復發,要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中,醫生發現劉伯體內的腫瘤局部外侵盆腔臟器難以切除,遂行造瘺術,放化療后腫物有所縮小,但腫物與盆腔臟器的關系仍然密切,給手術帶來較大的難度。為了盡快準確完成手術,經過團隊成員的討論,決定采用數字化3D重建打印技術指導術中操作。

在廣西腫瘤醫院教授莫顯偉的指導下,胃腸外科醫生團隊先為劉伯打印了一份關于直腸腫瘤與髂血管、輸尿管、膀胱、前列腺以及骨盆組織等重要組織器官之間的3D立體模型,有了這份立體的“軍情報告”,就可以按圖索驥,不但成功切除了腫瘤,避免了嚴重的手術副損傷。

劉金生表示,這次運用到數字化3D重建打印技術治療方案,為患者和醫師都帶來不少便利,很多復雜化、高難度手術開展將變得容易。

隨著計算機技術、3D打印、虛擬/混合現實、手術機器人、5G等新興技術的新起和推動下,數字醫學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并迅速推廣,數字醫學帶來的個性化治療、精準化治療效果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該院數字醫學與臨床轉化中心執行主任潘式新介紹,目前神經外科、骨科、口腔科、心胸大血管外科、胃腸外科、泌尿外科等臨床科室都在積極開展或準備開展數字化3D打印技術的科研和臨床研究。通過模型醫生可精準確定手術器械操作角度,避免周圍重要部位的損傷,選擇最優的手術入路,制定最佳手術方案。

(李國軍)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客戶端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