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記者 陳業漾)在2月15日的央視元宵節晚會上,藤縣獅舞技驚四座,征服了不少觀眾。其實,在節目《虎步舞》中,還包含著不少梧州元素,體現了梧州文創的滿滿活力。
節目伊始,VR繪畫片段展示了獅子、老虎在大街小巷躍動的畫面。在科技的世界中,一筆一劃勾勒獅子、老虎的國潮形象,這一新潮的表現形式離不開它們的創造者——梧州人石珊珊。
石珊珊是一名插畫師,現在在北京工作。2019年,她開始接觸VR繪畫領域,陸續在國內網站平臺上展示自己的各種原創國潮VR繪畫作品。“小時候,春節期間梧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舞獅元素?!笔荷赫f,受到這段家鄉記憶的啟發,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著手創作國潮獅子的VR繪畫作品。意想不到的是,這一作品在網站上的播放量達到了145萬次,也吸引了央視元宵晚會導演組的注意,并邀請她加入節目創作。經過兩個多月的反復修改磨合,石珊珊把舞獅元素融入VR繪畫里。
獅子蕩秋千、凌空飛躍……節目中一個個高難度動作贏得觀眾陣陣掌聲,這些動作正是由藤縣舞獅人獨創并發揚光大的。
節目領隊祝盛清是藤縣獅舞廣西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說,20世紀90年代學舞獅的時候,大家都停留在地面舞獅,表演動作難度不大。后來,藤縣獅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鄧明華提出,要用武術動作結合舞獅,讓舞獅更加精彩刺激。于是,祝盛清和師兄弟們苦練技藝,凌空飛躍、獅子蕩秋千等高難度動作逐步創立并傳承下去。
節目中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一頭頭神態活靈活現的獅子。這些獅子都是由藤縣人祝曉興及其龍獅扎作藝術館團隊制作的。據了解,龍獅扎作藝術館位于藤縣中等專業學校內,十多人的扎作團隊每年能制作300多只獅子扎作,銷往全國及東南亞國家。
祝曉興介紹,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制作了40多頭獅子扎作,在用料和技藝上都進行了創新,“產自藤縣的獅子扎作經過嚴謹的改良,更適合運動員比賽和表演,而本次節目中的獅子主色調以紅色和金色為主,采用國潮造型和配色,顯得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