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專家表示,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身心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年輕人群已成為結核病易感易發群體,需要引起重視。
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主任醫師劉紅艷介紹,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據估算,2020年全球結核潛伏感染人群接近20億,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987萬人,中國新發結核病患者84.2萬人。
“感染了結核桿菌,并不意味就會成為結核病患者。”劉紅艷說,在結核潛伏感染人群中,約5%至10%的人會在一生中發展成為活動性結核病患者,成為新的結核病傳染源。這是因為結核病的發病與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在免疫力強的狀態下,結核桿菌在人體內處于一種休眠狀態。一旦人體的免疫力降低,結核菌就容易趁機活躍起來,這部分人群就會發展成為活動性結核病患者。
劉紅艷分析,許多年輕人學習、工作、生活壓力大造成身心疲憊,作息和飲食也不規律、不健康,有的人還吸煙、酗酒、長期熬夜,平日久坐不動、嚴重缺乏鍛煉,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讓結核桿菌乘虛而入。
專家提醒,遠離結核病,預防首當其沖,還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劉紅艷表示,預防結核病,要增強抵抗力、遠離亞健康,平時應做到生活規律、營養均衡、戒煙限酒,還要保持樂觀情緒,積極鍛煉身體。同時,定期體檢也很重要,發現肺部有異常病灶,切莫大意,應及時到結核病專科醫院就診。確診患者通過早期發現、規范徹底治療、嚴格遵醫囑用藥,大多數都可以治愈。(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