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龍志榮)
六堡茶產業是我市特色優勢產業,也是關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產業,對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搶抓先機,迅速行動,全面啟動六堡茶生態茶園建設大會戰,吹響了建設百萬畝茶園沖鋒號角,力促茶園種植面積實現大突破。
激勵機制增強種茶信心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六堡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召開茶產業發展動員部署大會、啟動六堡茶生態茶園建設大會戰,印發《梧州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臺《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護條例》,為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根據有關文件對茶園的獎補政策,對2021年起新種植適制六堡茶品種(畝栽2000株以上)連片面積50畝以上的單個茶園,給予每畝1000元至1200元的補助;對茶企新建茶園1000畝(含)至5000畝、5000畝(含)至10000畝、10000畝(含)以上的,還能分別按其申報當年的稅收地方留存部分的5%、8%、10%給予一次性獎勵。
政策發力,提振茶農、茶企擴大茶園種植面積的信心。
“鎮黨委、政府推行‘項目跟著茶園走’激勵機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向多種茶的村組傾斜。我們村的村民廖遠聲在原有300畝六堡茶種植的基礎上,今年再流轉400畝山林種植六堡茶,這樣全村的基礎設施和六堡茶茶園產業配套項目就有望得到完善。”蒼梧縣沙頭鎮深塘村黨支部書記吳遠友介紹說,現在六堡茶種植戶信心大增。截至目前,沙頭鎮春季六堡茶種植已完成870畝,各村正在推進六堡茶種植1600多畝,全力沖刺完成今年春季全鎮六堡茶種植任務。
據了解,去年年底開展全市六堡茶生態茶園建設大會戰以來,全市簽約土地17.36萬畝,完成流轉土地13.12萬畝;落實林木采伐指標11.21萬畝,采伐林地10.19萬畝,煉山清表10.64萬畝;落實種苗13475萬株,已種植7.27萬畝。
茶旅融合探索共富路徑
在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盤龍組,青瓦白墻、石階亭臺、清泉流水與茶山構成一幅唯美的田園風景畫。蒼梧六堡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利華說,結合六堡茶產業發展,村莊一步一景,節假日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眼下,我市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通過建設特色茶街、特色民宿、綠色觀光茶園,實施產業發展等項目,加快產城融合發展。
——探索“茶+康養+旅游”模式。我市充分挖掘蒼梧縣“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和八集山莊、蒼松茶園、雙貴茶園等優質資源,挖掘梧州茶廠、梧州中茶公司、梧州茂圣公司等歷史文化及現代工業旅游資源,開展茶旅融合運營,開設客棧、餐飲、采茶炒茶體驗區等茶園觀光旅游及茶企工業旅游服務。
——打造“一村一景”鄉村振興示范點。我市大力打造以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塘平村—四柳村—山坪村為代表的“百里茶廊”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帶,帶動茶企增效,茶農增收。2021年六堡茶生態旅游區共接待游客200萬人次,產值約10億元。
同時,我市將茶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主要抓手,以產業融合為突破口,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農戶+村民合作社+企業”等發展模式,將有條件的茶企培育為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培育現有茶企上規入庫,高標準推動廣西六堡茶產業發展集聚區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國內龍頭企業來梧投資,爭取到2023年基本建成,進駐企業超過20家。
科技支撐助力產業發展
藤縣嶺景鎮大益村的藤縣天鼎茶場處于大山深處,漫山遍野的茶樹層層疊疊。近期,鄉村科技特派員黃麗蘊對藤縣天鼎茶場特別關注:“近期茶園有發生病蟲的情況,我們開展采樣和分析工作后,再給出反饋意見。”
產業發展,科技支撐是關鍵。無論是在茶園還是茶企,總能看到鄉村科技特派員忙碌的身影。他們開展科普教育、科技培訓,推動解決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讓更多實用的科學技術服務六堡茶產業發展。
2021年以來,我市共開展六堡茶產業人才發展與品牌戰略、茶園種植技術、茶園機械化生產技術、六堡茶外貿出口、產品質量及商標廣告品牌建設等7場專題培訓班,累計培訓人員超3500人次。并制定印發相關技術規程,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工作,開展茶樹高效栽培技術等現場培訓,累計培訓科技人員、鄉村科技特派員、茶農等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