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陳傳旭 羽冬梅
時下,在蒼梧縣沙頭鎮,農戶們正抓緊時間建設生態茶園;在岑溪市糯垌鎮,科技特派員正給當地村民詳細講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在長洲區,駐村工作隊員通過增加修建支渠,將部分水田提質改造成高標準農田……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種養殖業,并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以品牌化、規模化、現代化經營不斷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致富。據統計,截至4月末,我市2022年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項目庫入庫項目達696個,形成投資額197.66億元,完成投資66.1億元,進度排名全區第五位。
項目帶動產業現代化
如今,走進蒼梧縣六堡鎮,當地正在建設的茶船古道田園綜合體項目已完成六堡茶種植土地流轉19967畝,完成茶園種植面積3444畝。另一邊,蒼梧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也在火熱推進當中,這個集茶葉良種繁育、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產業園內規劃總人口為4.2萬人,園內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萬元。此外,蒼梧縣還謀劃實施了一批六堡茶專項債、EPC、PPP項目,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大項目15個,累計投入資金超10億元。
近年來,我市通過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民種養積極性,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新種植茶園8.34萬畝,種植面積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豬、雞、魚、蜂等特色規模養殖業也在加速發展,砂糖橘、八角、中草藥等特色優勢種植業不斷壯大,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得到鞏固。
我市還以項目建設為重點,通過推進大型養殖項目和龍頭企業建設,帶動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整體提升生豬、蛋雞、肉雞、肉牛、肉羊等畜禽養殖業機械化設施化水平。其中,雙胞胎一期5000頭母豬項目、漢世偉二期2500頭母豬項目、通達公司肉豬項目等生豬養殖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帶動我市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372家,規模化率達到61%。(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而龍圩區與溫氏集團合作發展的扶貧產業——大坡鎮溫氏產業園項目移交給貧困村集體經營管理后,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當地農民從收益分配中實現增收。
創新推動產業規模化
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除了自身的資源優勢,科技優勢的介入也越來越明顯。蒙山縣蒙山鎮甘棠村“智慧蜂場”示范園就依靠綜合應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溯源防偽等現代技術服務蜂產業,實現遠程控制、安全生產、智能預警和綜合管理。而甘棠村的28戶村民也將870畝蜜源植物生態保護林入股蒙山縣蜂源種養場,這28戶村民每年可獲得分紅2.62萬元。
不僅如此,我市通過創新扶持形式,支持蒙山縣澤元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重點農業企業投資建設智能化分揀車間及冷鏈倉庫,促使農業主產縣及龍頭企業完善農產品供應鏈條,更好地融通灣區市場。我市還發展新型種養模式,扶持建設一批供深、供港和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計劃在今年內新增2個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生產基地,以及3個以上供深、供港或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并繼續支持三黃雞、豬產業集群項目,以及肉牛肉羊、奶水牛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場建設,確保全市全年蔬菜產量達到332萬噸。
同時,我市還加強對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服務與扶持。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847家,家庭農場847家,聯結帶動40.5萬名農戶發展優質稻、名優水果、水產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化經營,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