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羅枚文/攝
洗鍋、開火、起鍋、燒油、翻炒……近日,記者在旺城廣場某餐飲店內看到關啟聰時,他正在后廚忙碌地制作菜品,待菜品全部完成后才休息片刻。
關啟聰是土生土長的梧州人,今年25歲,已經在廚師崗位從業10年,在今年廣西第七屆農民工技能大賽梧州市復賽桂林米粉制作工項目中嶄露頭角,獲得到南寧參加決賽的資格。
苦練廚藝,從零起步慢慢進階
關啟聰從小就有一個廚師夢,他說:“小時候看電視劇里的大廚很快就能做出一道好看又好吃的菜,我覺得很厲害,所以也夢想當一名出色的廚師。”
16歲時,關啟聰跟著朋友到廣東找工作。為了實現夢想,他開始到酒店后廚當學徒打雜,一干就是四五年。“我不像科班出身的廚師,可以在學校系統學習廚藝。為此,我跟著師傅從零開始,逐漸積累。”關啟聰表示。他虛心好學,給師傅們留下良好印象。其中,他和一位姓羅的師傅至今仍保持著聯系,兩人亦師亦友,相互交流切磋廚藝。
在廣東當學徒的日子,關啟聰起早貪黑地練習,為的就是能早點得到師傅的認可。他工作的酒店規定9時上班,他往往提早一兩個小時來后廚練習。關啟聰的付出得到認可,他后來被允許制作員工餐。
開始制作員工餐的時候,關啟聰做得很用心,但有些員工覺得他炒得難吃。“有些關系比較好的同事會直接跟我說不好吃,看著大家的飯菜剩得比較多,我的心里很難受。”關啟聰回憶道。他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地練習,漸漸地得到大家認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一次,酒店廚師緊缺,關啟聰抓住機會自薦掌勺,精心為客人制作菜品,得到了大家的點贊。
主動參賽,與優秀同行交流切磋
2020年,關啟聰從廣東回到梧州,應聘成為了旺城廣場一家餐飲店的炒菜師傅。
看到廣西第七屆農民工技能大賽梧州賽區的相關報名信息后,關啟聰立即報名了。他說:“之前看到有同事參加,所以我也想去試試看,與優秀的同行交流切磋。”報名后,他積極練習制作桂林米粉,一有時間就練習調制鹵汁。參賽后,為了更全面了解桂林米粉的制作方式,關啟聰還特地到桂林一家學校參加培訓。
梧州市復賽當天,與多名廚師同臺競技,關啟聰既興奮又緊張。桂林米粉制作難點在于制作鹵汁和熬制湯底,燉煮時間前后需要近6個小時,還需要隨時注意火候,比較考驗廚師的耐心。在比賽時,關啟聰不時深呼吸,按照自己的步驟慢慢調制,最終憑著實力拿到了梧州賽區桂林米粉制作工項目的一等獎。
得知獲獎后,關啟聰很開心,因為這不僅是對他能力的肯定,更為他打開了走向更廣闊舞臺的大門,“我希望能在全區決賽上獲得好名次。”關啟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