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近日,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市生產總值677.53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排全區第三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81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300.24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320.48億元,增長5.7%,三次產業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據了解,今年以來,面對區內外疫情頻發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不利影響,市委書記蔣連生、市長鐘暢姿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穩增長工作,并多次赴項目現場調研,就全力做好全市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全市上下深刻認識實現“經濟要穩住”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切實把對“兩個確立”的深刻領悟轉化為做好經濟工作的實際行動,牢牢穩住經濟大盤,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穩投資是穩定經濟大盤的關鍵舉措之一。面對疫情的沖擊,市委、市政府科學分析研判,持續加大企業紓困解難力度,先后出臺《2022年一季度工業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經濟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保障企業增產增效、擴大有效投資、加大穩崗就業。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上半年我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其中6月份環比增長5.5%,實現同比、環比“雙回正”。全市工業投資也實現同比增長22.4%。
重大項目投資是穩增長的“壓艙石”,是高質量發展的“強支撐”。在“疫情要防住、發展要安全”的大前提下,重大項目對帶動投資、穩定增長、促進轉型發揮著關鍵作用。1至6月,全市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70.3億元,占自治區下達上半年任務的105%,超額完成任務。
“壓艙石”穩下去,市場主體則要活起來、強起來。我市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增長基本面,推出了加大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落實力度、支持工業企業增產增收、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氣成本等二十條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積極幫助企業恢復發展。上半年,我市爭取到“千企技改”工程扶持、重大優質工業項目扶持、工業企業竣工投產達產獎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上規獎勵等各項獎補資金超過1.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搭建起銀企對接平臺,推薦344家工業企業獲得“桂惠貸”,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據統計,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累計投放“桂惠貸”113.91億元,同比增長25.63%,超額完成上半年投放目標任務。
消費,是確保經濟運行大循環的關鍵環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第三產業對上半年經濟增長發揮了主要拉動作用,其中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和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又是拉動第三產業乃至全市生產總值增長的主要動力源。上半年,我市聚焦重點商品、重點領域開展系列促銷活動,通過組織零售、餐飲企業參加自治區“33消費節—全民歡購”活動,組織商超百貨企業參加“33消費節—筆筆相送”活動,組織汽車銷售企業參加“33消費節—購車贈券”活動,促進我市消費市場持續回暖。1至6月,全市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1.6%,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增加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