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萬家團圓歡聲笑語之時,梧州這座城市卻因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得嚴肅起來。據通報,9月5日至9月9日24時,梧州市累計報告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6例(普通型1例、輕型15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
疫情面前,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最快速度、最實措施科學精準部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分秒必爭、盡銳出戰,強化流調溯源、隔離轉運和核酸篩查,嚴把各個環節和關口,全力控制住傳染源、阻斷傳播鏈;堅持從細從實從嚴,保障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藥箱子”安全,確保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等物資供應鏈穩定暢通,筑牢疫情防控、保價穩供“雙防線”;組織1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醫院、社區、核酸檢測點等基層單位,協助開展入戶防疫宣傳和核酸檢測秩序維護、測溫驗碼等工作,在抗疫前線筑起堅實的城墻堡壘……
八月十五月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然而受疫情影響,我市倡導“就地過節”,部分群眾處于隔離或管控區中,無法與親友相聚,因而產生些許怨懟。但靜下心細細想,還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仍舊堅守崗位、任勞任怨,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斗爭,他們放棄了“小家”的團聚,不正是為了“大家”的平安嗎?我們是否應該多一些感同身受和配合支持呢?
在這個不平凡的中秋,我們更要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手緊握著、心緊貼著,亮出“梧”城人的精氣神,從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杜絕聚餐聚會。如需向管控區內親友贈送月餅,請配合工作人員通過無接觸物資單向遞送的方式進行傳送;思念親友時,我們可以打開微信、QQ等通訊媒體,進行線上暢聊,舉頭共望明月,此刻即是團圓。
做好防護與檢測。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等良好習慣;就近到便民核酸檢測點進行“每日打卡”,自行測量、登記體溫,抱緊“綠碼”更安心。
非必要,不離梧。主動勸導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和已有本土陽性病例報告地區的家人、親友等暫緩來(返)梧計劃;同時,對于之前制訂的中秋外出旅行,要及時取消或推遲計劃,非必要不離梧,嚴防疫情外溢。
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如出現煩悶不安、緊張焦慮等情緒,要及時與家人溝通、向社區反映,必要時借助心理咨詢進行疏導,也可來一份龜苓膏降降火氣,寄托疫情“歸零”寓意。
心有明月時時圓。口罩雖遮住了面容,但卻擋不住“梧”城人守望相助的真摯熱情與共克時艱的決心勇氣。相信經此一“疫”,“梧”城人必定更加團結一心,終將迎來年年歲歲、家家戶戶的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