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福利在线_xxxx影院_毛片网站免费_777sesese

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 正文
樂游梧州
水韻蒙山悠悠湄江
時間:2022-09-21 來源: 作者: 編輯:石渝

湄江夜景,靜謐而親切。

麥坤文并攝

蒙山縣的天書峽谷、長坪水韻瑤寨,早早地不斷有人在我耳邊強調它們的美麗與幽靜,我常常心向往之。近日,我終于走入蒙山,用雙腳去感受那片被人們用醉美語言形容的土地。

出發時是雨天,到達蒙山縣,漫天漫地濕漉漉的印象。但也正是這樣,兩天旅程,我更為淋漓盡致地領略到蒙山最大的特點——以水營造風致,因水成韻,意蘊深長。

蒙山縣城小而精致、安靜。白日里漫步街頭,少見車輛滿街的擁擠,行人的腳步篤定緩慢,店鋪也不喧囂,在安靜的交易中迎接一天的晨光。晚上車聲漸寂,行人三三兩兩,似乎都在欣賞什么、咀嚼什么,不急不躁,仿佛要把生活的滋味細細賞玩,直至領略一應細枝末節。

雨后的湄江成為這個安靜小城的反襯。那湯湯的江水只管奔流,水面的起伏穿越整個市井。從街道走下數級臺階,便到達江邊親水步道,漫步其上,腳邊便是湄江之水,水汽可直侵肌膚,這是湄江對初到者開放的姿態。走在湄江邊上,看著它的流動,聽著它的聲音,一直沿江走著、走著,由著天上墜下的雨線連在傘上、連在江面上,甫到蒙山的初印象逐漸由這兩股水汽牽連著,成就一份親切。

蒙山縣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大部分河流均匯入湄江。是以我想象中的湄江便如一棵大樹的主干,兩旁枝干良多,兼收并蓄之下,粗壯豪氣天然而成,奔流在梧州轄區內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一個縣內,集瑤、壯、苗、侗、回等多民族敦厚淳樸之風,孕育出抗法英雄蘇元春、老一輩革命家陳漫遠和新派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這樣擁有錚錚作響名字的人,發生過太平天國封王建制這樣具備歷史重量章節的事件。走到長壽橋下,河水通過橋墩,發出轟然聲響,腦內便自然而然把這些名字、這一事件再過一遍,作為對湄江千百年奔流所見所聞、所生所養最自然的反應。

橫跨湄江的長壽橋與橋邊的長壽閣,讓湄江擁有另一種韻味。蒙山是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獲得這個稱號時,當地有20多位百歲老人,他們的姓名照片與信息編入《魅力蒙山》一書。翻開書看那些蒼老的面容,無論是107歲還是100歲,都有著平和的表情、帶笑的眼神,正是蒙山這滿城綠、一江水的極好呼應。

在蒙山,長壽文化十分盛行,長壽橋和長壽閣,是承載這一文化的集中體現。長壽橋始建于明朝,當前所見為清嘉慶年間知州玉麟重建,以“橋既福壽于人,亦必長壽”得名。長壽橋為風雨橋形制,以綠色琉璃瓦飾頂,橋上三座橋亭打破直線結構,生發一股江南氣息。走入橋內,但見青石鋪設橋面,白石雕成欄桿。抬頭往上看,滿是細細的國畫彩繪,梁上畫小幅的遠山、白鶴、松柏、駿馬之屬,梁與梁之間,大幅畫著壽翁與仙童、松鶴延年、叢菊映秋霜等畫作,中間橋亭的天花上,四周紅色壽桃環繞,當中一個大大的“壽”字,鏤空的筆畫,內里滿是各種筆畫結構的篆體壽字,把長壽橋的精魂彰顯到極致。

站在橋欄邊極目,白日里看遠山近水,夜晚則觀彩燈熠然,皆有所得。夜幕下的長壽閣流光溢彩,成為湄江倒影中最為亮眼的一道風景。長壽閣高五層,層檐疊瓦,姿態欲飛欲揚,下有白石雕刻欄桿回護,仿如一位仙風道骨的長者,端坐湄江之濱,用柔和的眼神端詳這片溫暖的土地、這道激情澎湃的江水。去看長壽閣是晚上,只一樓開著門,里面坐了幾個玩樂器的人,應是合練一首曲子之余,悠閑地聊著,看到我們進來,都點點頭,像是知道我們此來的目的。室內古色古香,正面墻上滿墻都是老者的照片,旁邊有文字,細看之下,正是蒙山百歲老人的圖文,與《魅力蒙山》一書相呼應。

身處蒙山,只要走出門去,每日都會繞著湄江走上幾個來回,兩日里,便覺湄江已由一名印象深刻的長兄轉變為一位熟稔有力的長輩,正用其包容有量、豪情滿懷、延綿不息的意味,不斷感染我的心氣、潤澤我的精神,成就一份天然與人性交纏之韻。得此韻,心下豁然,態生從容,人淡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