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蒙玲玉)“京梧新苑小區一棟居民樓一層有一餐飲店近期安裝了煙囪,但安裝位置不合理,希望社區能幫助解決問題。”日前,在長洲區大塘街道京梧社區民意接待廳開展的“群眾難題消消樂”行動中,一名居民談起了自己遇到的難題。
接到居民反映后,京梧社區工作人員馬上聯合長洲區城管執法大隊到現場核實情況,并當即把情況反饋給商家,經過協商成功拆除煙囪,得到了周邊居民的肯定。
自我市開展清廉社區建設以來,長洲區建立清廉監督問效機制,組織職能部門常態化深入一線傾聽民生“疑難雜癥”,讓群眾有地方說話,以持續完善的監督機制推動清廉社區“大治理”。“民意接待廳”“黨群議事廳”就是長洲區建立清廉社區監督機制的主要平臺和全力推進清廉社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其中,黨群議事廳由小區黨支部負責黨群議事廳日常管理,聯合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群眾等圍繞“集民智、議民事、解民憂”目標,通過定期征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組織召開民情懇談會、鄰里議事會、決策聽證會等,以居民群眾“微監督”巧解一大批小區治理難題。今年以來,該區通過“黨群議事廳”收集高空拋物、油煙排放、下水道堵塞、消防設施老化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6件,解決124件次,解決率達91.18%。
在開展清廉社區建設過程中,長洲區注重打造陽光政務,建立廉潔工作站,建好居務監督“物廉網”和黨員監督“互廉網”,成立16支監督員隊伍,并通過“梧在督”智慧監督系統、“智慧社區”微信公眾號以及走訪暗訪等方式拓寬線下線上群眾監督舉報渠道,讓基層微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此外,長洲區選聘了75名素質高、群眾基礎好、敢于說實話的老黨員、退休干部、熱心居民為“廉潔監督員”,配以“政策宣傳員、民情收集員、線索聯絡員、矛盾調解員”四重身份,通過暗訪巡查、廣泛走訪、參會議政等方式實行“每周坐班”制度,實現清廉監督“探頭”全覆蓋,進一步拓寬監督廣度,提高清廉監督質效,形成社區治理共同管理、共謀發展的清廉建設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