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自然資源局聯合長洲區政府在倒水鎮富萬村舉行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掛牌儀式,開啟我市不動產登記服務向鄉村一級延伸試點的序幕,以后我市村民不動產登記陸續可以不用東奔西跑,這種暖心之舉,是切切實實服務到了家。
以往,我市鄉村不動產登記工作需要由村民攜帶用地文件、房屋符合規劃或建設的材料、不動產權籍調查材料等,到不動產登記中心現場申請辦理,費時費力,而我市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向鄉村延伸無疑就是一場“及時雨”。
從曾經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到“最多跑一次”,再到“一次都不用跑”,我市不動產登記服務窗口向鄉村延伸,充分體現了相關部門工作作風的轉變和服務的升級,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
當前,為了優化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很多地方的政務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結合當地群眾的實際,如針對轄區都是上班族的特點,在一些政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辦證大廳延遲一小時下班,方便上班族辦理業務。針對老年人辦理業務不方便的情況,相關部門委托街道辦、社區工作人員“送證上門”,將公共服務體驗延伸到居民家中。政府部門從“等民上門”變為“送政上門”,這充分體現了政府工作的便民意識,使便民服務落到“實”處,讓便民服務更貼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其實,群眾的需求很簡單,他們只想自己的生活更便捷一些,上班不堵車,環境更優美,公共服務更人性化,幸福指數更高一些。眼下,各級各部門正在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各部門要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充分考慮各類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創新嘗試開展周末便民服務、預約式便民服務、訂單式便民服務、網上便民服務等方式,讓便民服務工作“實”起來,讓便民服務更“便民”、更“貼心”。
|